五体书之首——篆书
【点睛之笔】
中国书法的每一种字体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其中篆书的发展是与古文字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位居五体书之首,是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并独具特色的书体。
【经典解读】
如今,篆书虽然在文字应用方面失去了主导地位,但由于它处在前书法的文字起源与应用时期,直接关系到我国古代文明的研究以及追溯历史的重大课题,地位仍然十分重要。这种书体在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多次演变,它在书法上的特色和美的表现贯穿于整个书法史之中。它是文化传承的命脉,在考古、文字研究、哲学、美学以及人类社会学等方面,具有其他书体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研究价值。
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形体多种多样。在古文字阶段,对篆书的分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常来讲,在篆书中把秦以前的文字称为“大篆”,把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小篆”,这是较广泛意义上的说法。实际上在我国发现陶文之后,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用汉字记载的文字资料应该说是甲骨文,也就是说应当把甲骨文单独作为一种书体。其后是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到东周时期秦用籀(zhòu)文,六国用古文,进而又发展为秦国的小篆。这些在文字滋生演变过程中的不同说法,都涉及古文字书法的许多学问。对于篆书的初学者来说,从篆书书写入门方面考虑,只对篆书演变期中的主要书体及篆书的发展有所了解就可以,应当以小篆作为主要的学习对象,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