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弑其君”之书法与史笔

一、 孔子笔削鲁史与《春秋》属辞比事

孔子笔削鲁史记,而作成《春秋》。以一介平民,而替代周天子施行赏罚,所谓知我罪者,以此。书写“近代现代当代史”,其中触忌犯讳必多,《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所谓“为有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孟子·离娄下》述孔子作《春秋》,拈出其事、其文、其义三位一体之元素,提示后学诠释《春秋》若干法门。《礼记·经解》谓“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称孔子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辞文之约饰,史事之取舍,多“丝牵绳贯,脉络潜通”于孔子窃取之“义”。司马迁《史记》首揭“义法”之说,其事如何排比;其文如何连属,此即“法”之体现。于是,如何凭借比事以显指义,如何经由属辞以见著述指趣,如何系统思维,原始要终,比事而属辞之,以破译微辞隐义,遂成解读《春秋》,诠释《春秋》之不二策略。

义,为一书之著述旨趣。未下笔先有意,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史事之编比,辞文之修饰,大抵“丝牵绳贯”于义。孔子作《春秋》,固因事而属辞;后人读《春秋》,治《春秋》,则即辞以观义。晋徐邈《春秋穀梁传注义》谓孔子修《春秋》:“事仍本史,而辞有损益。所以成详略之例,起褒贬之意。”国史不容窜改,而辞文可以有因革损益。故自孔子作《春秋》,左丘明著《左传》,中国叙事传统即关注辞文之修饰,远远胜过史事之剪裁编比。《左传》成公十四年“君子曰”揭示《春秋》五例,前四例皆涉及《春秋》之修辞,如:

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排圣人,谁能修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皆是《春秋》约文以见义之书法:微、志、婉、尽四者,皆是修辞之手法;显、晦、成章、不污,则指《春秋》指义之明朗、含蓄、张本继末、实录存真。前三者,为曲笔;尽而不污,为直书,曲笔与直书交相连用,犹作诗比兴与赋法之有机结合,于是蔚为“其文则史”之《春秋》。《春秋》“由事来定辞,由辞来见事”;可见文辞位居关键媒介。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称:孔子对《春秋》旧文,必有修正无疑。但所修者,主要是其辞。钱锺书《管锥编》曾云:“《春秋》之书法,实即文章之修词”;“昔人所谓《春秋》书法,正即修词学之朔,而今之考论者忽焉。”《左传》所揭示之《春秋》五例,“如何书”修辞手法高居五分之四;知程邈所言“事仍本史,辞有损益”,固是研治《春秋》千秋不易之知言。

二、 曲笔直书与《春秋》弑君之书法

孔子作《春秋》,左丘明著《左传》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窃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欲假笔削以行权,左丘明思借著《传》以惩恶劝善,由于触忌犯讳既多,势所难为。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忌讳书写之艺术,不得不讲究。“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之曲笔讳书,以及“尽而不污”之直笔实录,遂成为忌讳书写“属辞显义”之重要书法。尤其对“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之叙事,何者曲笔?何者直书?正考验史官之道德勇气,与书写智慧。于是朱熹所为“都不说破”“盖有言外之意”(《朱子语类·春秋纲领》)之《春秋》经典,持以文章修辞之解读,遂转玄妙为艺术,示解读以门径。借形可以传神,即器可以求道矣。

汉刘熙《释名》云:“下杀上曰弑。弑,伺也,伺间而后得施也。”弑君大恶,以下犯上,败坏伦常,人人得而诛之。弑,一也;然《春秋》书法内辞外辞不同。《公羊传》成公十五年载:“《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隐公十年亦云:“《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此即唐刘知幾《史通·曲笔》所称:“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名教存焉。”内辞讳恶,故于弑君多推见至隐,运用曲笔讳书;外辞,则据事直书,不隐不讳,此其大较也。见于《春秋》者,外辞多直书不讳,如卫州吁弑其君完(隐四)、齐无知弑其君诸儿(庄八)、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宣二)、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宣四)、陈夏徵舒弑其君平国(宣十)、齐崔杼弑其君光(襄二十五)、卫宁喜弑其君剽(襄二十六)、楚公子比弑其君虔于乾谿(昭十三)诸例,何国弑君?何人弑君?何君遭弑,皆据事直书,了无掩饰。又如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桓二)、宋万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庄十二)、晋里克弑其君卓子及其大夫荀息(僖十)三例,皆弑君及其大夫者也。又如齐乞弑其君荼(哀六),为庶孽初立见弑之例;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文十四),弑未逾年君之例;晋里克弑其君之子奚齐(僖九),弑而不称君之例。弑君,大恶,故孔子于外辭皆直笔书弑,不作曲笔隐讳。至于内辞,则往往推见至隐,曲笔讳饰。鲁,为孔子之宗祖国,故鲁君见弑,死而不得其所,《春秋》但书“公薨”,不书地,不书葬。考察《左传》之历史叙事,曲笔讳书“弑”,但书“公薨”之书法,通考全经书例,而《春秋》笔削之义可见。

若手弑其君,《春秋》据事直书其人弑君,固其所也。《春秋》直书弑君中,有“不手弑而书弑”者,其例有五,此乃孔子之特笔:如《春秋》书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宣二)、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宣四)、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昭十三);许世子止弑其君买(昭十九)、齐陈乞弑其君舍(哀六),此皆当国任权者弑君。手弑其君者虽另有他人,然嗾使怂恿者往往为当国卿佐任事者,则《春秋》书弑之书法不隐不讳,仍归罪此人。[详参张高评《从属辞比事论〈公羊传〉弑君之书法——〈春秋〉书法之修辞观》,《东华汉学》第18期(2013年12月)、《〈春秋〉曲笔直书与〈左传〉属辞比事——以〈春秋〉书薨、不手弑而书弑为例》,《高雄师大国文学报》第十九期(2014年1月)]此犹汉末高贵乡公之弑,“抽戈者成济,唱谋者贾充,而当国者司马昭”,《三国志》书曰“高贵乡公卒”,世皆知司马昭弑君矣。据事直书,是非自见。《春秋》于不手弑而书弑者,易生疑惑;然《左传》以历史叙事解说《春秋》,排比其事,连属其辞,原始要终,张本继末,《春秋》不手弑而书弑之所以然,不难考索得之。今以《春秋》书“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为例,述说直书不讳,书法不隐之实录传统。

三、 赵盾弑而不弑与《左传》之比事显义

南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曾云:“《春秋》,为诛乱贼而作也。弑君,恶之大者。人莫有非弑君,而《春秋》加之以弑君之罪者也。”弑君之人,罪大恶极,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然乱臣贼子,包藏祸心,或借刀杀人,或因人成事,虽欺瞒于一时,终难逃史官之裁判揭伪,所谓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赵盾弑君”之公案,似是而非,乱人耳目。盖手弑晋灵公者为赵穿,赵盾“未出山而复”,确有不在场之证明。何以号称良史之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而孔子称扬其“书法不隐”?其中谜团,《左传》之历史叙事足以破译释疑。而《左传》之历史叙事,清代冯李骅《左骕》卷十点出“错经以合异”,堪称一语破的:

此篇,亦错经以合异也。《经》书赵盾弑君,《传》则叙不弑君,而书弑君之故。以太史语为断案,以夫子语为论定。……宣子弑而不弑之故,暗叙于前;不弑而弑之故,明断于后。杜预《春秋序》称《左传》释经,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辨理,或错经以合异。错经以合异,孔颖达《疏》指“于文虽异,于理则合”;虽有异同,可以相互发明者。《史记》有互见之例,本此。此就史事之叙次,载记之排比而言,持属辞比事之《春秋》教,可作诠释。《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提要曾称:“《春秋》一书,经则比事属辞,义多互发。《传》文则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辨理,或错经以合异,丝牵绳贯,脉络潜通。”先经、后经、依经、错经,为《左传》以历史叙事解说《春秋》书法之四大面向。就宣公二年《左传》叙事而言,相对于《春秋》经,除依经以辨理外,主要在错经以合异:诚如冯李骅《左骕》所言:“宣子弑而不弑之故,暗叙于前;不弑而弑之故,明断于后。”欲解读赵盾弑君之疑谳,运用比事属辞之《春秋》教,可以有功。

赵盾弑君之公案,《左传》出于历史叙事,错经以合义。《左传》叙事,以“赵穿攻灵公于桃园”一句为分水岭:前幅叙晋灵公之不君,赵盾之忠爱恭敬,左氏取舍史料,以重轻、详略体见笔削之义。一方面取厚敛雕墙、台上弹人、宰夫胹熊事,渲染晋灵之不君;又详写其有过不改,骤谏不听;重叙锄麑往杀、饮酒伏甲、弃人用犬种种乖张行径,强化开宗明义“不君”之提叙。此一“不君”之晋灵形象,与赵盾之不忘恭敬,人饥己饥之仁爱胸襟,相反相对。此即姜炳璋《读左补義》所谓“彼此相形,而得失见;前后相絜,而是非昭”之属辞比事手法。相近相关者以类比,相反相对者以对比,此《左传》比事见义之大凡。史事如此编比,赵盾之“不弑”形象呼之欲出,此正《左传》叙事吊诡之妙。晋灵公既“不君”如此,赵盾又忠爱恭敬如彼,如何可能发生弑君事件?此即《左传》错经以合异之处。

《左传》叙士会之恭谨劝谏,以反形赵盾之处心谋逆。接叙锄麑触槐、提弥明斗死、灵辄倒戈三事,比事而观之,吴汝纶评点以为:“见赵盾收召奸侠,君臣相图。”《左传》叙事走笔至此,对于赵盾,文无一字之贬词。与后幅晋太史董狐铁口直断“赵盾弑其君”,形成极为强烈之反差与张力,此之谓比事显义。左丘明取舍史料,借笔削以凸显史观,对比叙事远较类比叙事成效良好。

唐刘知幾《史通·叙事》论叙事之体有四,其三曰因言语而可知,此即传统叙事学之语叙法。依钱钟书《管锥编》之见,《左传》之载言,大多为拟言代言,所谓“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之话语,《左传》特假借历史人物喉舌,以之叙事传人而已。如士会之恭谨周到,从劝君补过知之;赵盾之恭敬,自锄麑之叹言知之;提弥明之机智,自趋登进言知之。《左传》之记言,率多借言记事,除刻画个性外,又代言情怀。千载之下,犹栩栩如生。《史通·载言》称《左传》“言事相兼,烦省合理”,此之谓也。

四、 赵盾不弑而弑与《左传》之属辞观义

赵盾弑君疑谳,集中于《左传》叙事之后幅,由董狐与赵盾之问对辩难,与孔子之评价论断三组载言连缀成篇。《春秋左氏传》连属辞文之叙事书法,由此可见一斑。解读《经》《传》,善用属辞,有助于观测指义,此可作范例。赵盾不弑而弑之疑案,此中可以推求。

当“赵穿杀灵公于桃园”时,宣子(赵盾)“未出山而复”。赵盾时为正(政)卿,执掌国柄。“未出山”,指未出晋国边境,旋即返回,复行视事。灵公见弑,为国家重大事件,惊天动地,赵盾位高权重,居然不闻不问,若无其事,此有违常理与常情。遑论弑君之贼,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何况当国任事之赵盾。晋太史董狐深知个中虚实,于是大义凛然,执简书曰:“赵盾弑其君。”面对赵盾之否认,董狐提出“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三言,作为反驳。清冯李骅《左骕》称:太史语,以“反不讨贼”为主;“亡不越竟”,乃陪衬语也。宣子一“怀”字,仅可以解“不越竟”,不能解“不讨贼”。清陈震《左传日知录》亦云:“不越竟、不讨贼,紧勘此案。然不越竟,非弑君定谳,定谳在不讨贼耳。”董狐直书“赵盾弑其君”,关键在讨不讨贼,不在越不越境。若不越竟而能讨贼,方可免除弑君之恶名。诚如魏禧《左传经世钞》所云:“《春秋》坐以弑君之罪者,以盾反不讨贼,有死君之心也。”董狐直书如此,孔子推许之,《春秋》书法乃因之不改。

赵盾否认弑君,清魏禧《左传经世钞》谓:“观宣子‘不然’之对,是有良心人认不得,辨不得口语也。”至于引用《逸诗》:“我之怀矣,自诒伊戚”作为辩解,意指心有怀恋,致遗忧戚。看来,赵盾只能为“不越竟”辩护。对于董狐质疑“反不讨贼”,却避而不谈,无词以对。诚如清张昆崖《左传评林》所云:“特不讨贼,莫可支吾,遂置不辨。而不越境,犹可涂饰,遂胡混数语。”回应如此避重就轻,理屈词穷可以想见。至于孔子对此一事件之评论,可分三个层次:首先,推崇董狐为“古之良史”,所书“赵盾弑其君”之书法,为据事直书,不隐不讳。“书法”,典出于此,今人或称为笔法。攻杀晋灵公者,为赵穿,《左传》与《公羊》《穀梁》皆无异辞,何以董狐书为“赵盾弑其君”?而《春秋》因之,孔子且称扬其“书法不隐”?此攸关《春秋》不手弑而书弑之书法,下节再谈。

其次,孔子评价赵盾其人,为“古之良大夫,为法受恶”,评论弑君之事,曰:“惜也,越竟乃免。”赵盾辅佐灵公,骤谏君过;身为正卿,不忘恭敬,堪称良大夫;然为董狐史笔书弑,承受恶名。此一层评论,或以为左氏错会,圣人之言当不如是。其他,异议不多。历来争论,大多集中于“越竟乃免”四字。杜预《注》云:“越竟,则君臣之义绝,可以不讨贼。”孔颖达《疏》不违注,亦以为然。如是解读孔子品题,难餍人意。弑君之贼,人人得而诛之,何况“未出山而复”之当国正卿?晋灵公之弑,赵盾“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其中必存有许多蹊跷。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二十四云:“所谓亡不越竟者,盖责其迁延宿留,潜有所待,以为与谋之证耳。曷尝谓在竟内有罪,在竟外则无罪乎?”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云:“亡不越境,盖有待也。不惟不讨贼,而反俾贼逆新君。盾之与于弑也,其何所逃哉?”以“亡不越境”,坐实赵盾于事发前后,一旦越离国境,则攸关权位篡窃之私已无,瓜田李下之嫌可免,故曰“越竟乃免”。实则赵盾“未出山而复”,未尝越竟,尤其“反不讨贼”,自当不免于承受弑君之恶名。此自《左传》之历史叙事,连属董狐之裁断,赵孟之辨难,孔子之评论,自属辞之脉络可以观义,亦由此可见。

五、 赵盾弑君疑谳与《左传》叙事见本末

《春秋》体现孔子窃取(私为)之义,凭借三大法式:除比事显义、属辞观义之外,张本继末以见义,最为常见。《左传》以历史叙事解说《春秋》经,或先经、或后经、或依经、或错经,即是古春秋记事成法:“爰始要终,本末悉昭”之发用(参刘师培《左盦集》)。清张自超《春秋宗朱辨义·总论》说经:“必反覆前后所书,比事以求其可通。”方苞《春秋通论》主张:研究义例,要领在“按全经之辞,而比其事”。此即元程端学《春秋本义》所谓大属辞比事、小属辞比事,简称比属求义,或属比求义之法。要之,即是探究终始之叙事法。

孔子作《春秋》,十分凸显始、微、积、渐之历史发展概念,开启有渐无顿之历史哲学。《左传》以历史叙事解释《春秋》,遂传承此一史观而光大之。探本溯源,追踪历史发生之源头,杜预谓之先经以始事。《左传》体为编年,然以先经、后经、依经、错经叙事,可以救济编年之不足。以孔子《春秋》因晋史董狐书“赵盾弑其君”而言,《左传》原始要终之叙事,相关史事存在“丝牵绳贯,脉络潜通”之关系,读者运用系统思维,反复而究观之,然后方能有得。赵盾是否为弑君之元凶?赵穿显然攻杀灵公,董狐何以不书“赵穿弑其君”,而直书“赵盾弑君”?观察《左传》之相关叙事,核以始、微、积、渐之理,了解事件之来龙去脉,自可理解《春秋》不手弑而书弑之书法。《左传》叙事,错经以合异,发挥了此种功能。

《左传》文公六年载:晋襄公卒,灵公幼少。于是朝廷引发王位继承之争。赵孟(赵盾)原先属意者为晋王室之外甥秦公子雍;后来“穆赢日抱大子以啼于朝”,诉诸先君托孤,于是乃改立灵公,秦晋因此而有令狐之役、河曲之战。文公十二年经书“晋人、秦人战于河曲”;《左传》载“赵盾将中军”;赵穿以晋襄公之婿参加此役,士会称其“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赵穿有宠于赵盾,故宣公元年,“晋人讨不用命者”,而于赵穿无讨,由于得宠故。斐林之会,赵盾帅师救陈、宋。冬,《春秋》书“晋赵穿帅师侵崇”,可见赵盾、赵穿,至此已身膺将帅,坐拥兵权。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先后归纳《春秋》弑君之个案,提出下列规律:

夫弑君之贼,非其国之大臣正卿,则贵介公子之用事而有权任者。彼弑其君而自立為君,或为政于国,史官能举其职而正其罪者几人哉?(《春秋集传详说·春秋托始下》)

隐四年,书翚帅师,而十一年有钟巫之祸;宣二年,书公子归生帅师,而四年有解鼋之祸。宣元年书赵盾帅师、赵穿帅师,而二年有桃园之祸;成六年、八年、九年连书晋栾书帅师,而十八年有匠丽之祸,此起伏之在十年以内者。盖弑君有渐,其大要在执兵权,不至弑君不止。(《春秋大事表·读春秋偶笔》)

家铉翁提示弑君者之可能身份,为大臣正卿,及贵介公子之用事而有权任者。顾栋高提出“弑君有渐,其大要在执兵权”之时机。据此言之,赵盾、赵穿叔侄在在切合家、顾二氏强调弑君者之充分且必要条件,嫌疑重大。令狐之役后,赵盾专政:七年,《春秋》书“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八年,书“公子遂会晋赵盾于衡雍”;九年,书“公子遂会晋赵孟……”十四年,书“公会宋公、陈侯……晋赵盾”;大夫而参与诸侯会盟,可见赵盾权倾一时,为大臣也,正卿也,用事者,有权任者。《孟子·告子上》所谓“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其不可一世,可以想见。其目无君长,已非一日矣!何况晋灵公为其所立,贵贱在赵盾,进退予夺亦在赵孟也。宋洪咨夔《春秋说》云:“盾无君之心久矣!灵公之立,非其本志,君臣之猜隙已深。而盾以拥翼为己恩,尽专晋政,威福己出。与穿素有成谋,特至此而动尔。”弑君之罪魁祸首,多指向赵盾,此涉及“诛心论”之《春秋》书法。宋胡安国《春秋传》有所揭示:

赵穿手弑其君,董狐归狱于盾,是盾伪出,而实闻乎故也。……恶莫惨乎意!今以此罪盾,乃闲臣子之邪心而谨其渐也。盾虽欲辞而不受,可乎?以高贵乡公之事观焉:抽戈者成济,倡谋者贾充,而当国者司马昭也。为天吏者,将原司马昭之心而诛之乎?亦将致辟成济而足也?然则,赵穿弑君,而盾为首恶,《春秋》之大义明矣。《春秋》有原情定罪,诛心之论,宋张洽《春秋集注》称:“董狐‘非子而谁’之言,是乃推见至隐;而归弑于盾,真至公之笔也。”赵穿手弑其君,《春秋》不书;而赵盾“亡不越竟,反不讨贼”,良史董狐书法不隐,却书“赵盾弑其君”,是不手弑而书弑之例,盖推原赵盾之情实,诛贬赵盾无君违情,坐观成败,有死君之心,全无正卿当国任事之担当。关于赵穿攻杀灵公事,胡安国直指:“是盾伪出,而实闻乎故也。”吕祖谦《左氏传说》亦云:“虽是穿弑君,实为盾弑。”赵鹏飞《春秋经筌》亦以为:“弑君者,穿之手,而盾之心尔。盾将弑君,而假手于穿。穿、盾之孚也。受盾之赐,则惟所驱之,是亦鹰鹯哉?”清王源《左传评》论弑君:“孔子既书为盾,则穿不过供其驱使,或承其意旨,若司马昭之成济,公子光之专诸而已。”诸家之阐说,殊途同归,皆呼应董狐不畏强权当道,据实事直书“赵盾弑其君”之史笔与书法。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参考《左传》叙事,原始要终,将弑君之来龙去脉,进行张本继末之诠释,其言曰:

赵氏所以谋其君者,非一朝一夕之故矣。灵公幼弱,盾为政,合诸侯,将有讨于齐、宋;已而受赂,不惟不讨,又为之定篡窃之位。灵未有知盾,实陷之于恶耳。愚于扈之会盟,知盾有他志,不能事其君矣。家铉翁以始、微、积、渐,考察弑君事件,颇具说服力。往事历历可征,就“赵盾弑其君”之事件而言,《左传》前此之相关叙事,原始要终,要皆先经以始事之属。《左传》宣公二年之叙事,依经以辨理之作用显然。

《左传》以历史叙事解经,“原始要终,本末悉昭”是其书写特色。尤其最有可观者,为《左传》叙“趙盾弑其君”文尾,曲终奏雅,卒章显志,叙曰: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堂堂晋国之大,岂乏人材?迎立新君之大事,赵盾何以派遣攻杀先君之凶手赵穿?此一非比寻常之派遣令,足可廓清弑君案之若干疑惑,此之谓后经以终义,乃《左传》绝妙之叙事艺术。清魏禧《左传经世钞》称“宣子使赵穿”再接,此五字“弑迹了然”!且终以“而立之”,尤可见赵盾与赵穿有志一同,故迎立新君不使他人。弑君大恶,所以防声讨也。乙丑,灵公见杀。壬申,新君即朝于武宫。事变才六日!清卢元昌《左传分国篡略》称:六日之中,赵盾闻桃园之攻,“未出竟而即复,方复国而即逆。六七日中,攻者攻,弑者弑;随弑随复,随复随逆,其谋豫矣!”观此,董狐书“赵盾弑其君”,然后昭然若揭。所谓“踢倒当场傀儡,辟开另地乾坤”,《左传》后经以终义之叙事,真有云破月来,柳暗花明之效应。《左传》工于叙事传人如此,真传统叙事学之瑰宝。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禹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新书架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二辑)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古籍出版专项资助项目。主编周振鹤先生是著名学者,具体整理者主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专业研究院校。第二辑共收书二十三种,涵盖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两方面内容。首先,整理者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如《御制律吕正义续编》的整理是由音乐史专家完成的,《泰西水法》是由科技史专家完成的,因此这些整理成果不但在一般的古籍整理方面是过硬的,而且整理者在有关学科方面的知识也是超群的。其次,就第二辑的具体内容说来,如《坤舆格致》为近年来新发现的汤若望重要译著,此为首次公开。此外《超性学要》《御制律吕正义续编》等大多数文献均为首次整理。第三,少数如《泰西水法》等文献以前整理过的,此次则搜罗多个版本进行汇校整理。第四,本次整理中对版本精心选择。很多底本为以前学界少人知晓或难以窥见的,如《远镜说》一书,已往所见多以清代《西洋新法历书》本所收为主,此次则以新见韩国奎章阁藏明刻本参校。每种著述前面都有具体的版本介绍与内容提要。方便学者了解相关文献的具体情况。相信该书的出版将推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发展。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全八册),2017年6月出版,精装32开,定价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