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郑观应

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

——郑观应

简介

郑观应(公元1842~1921年)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署罗浮偫鹤山人等,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

人物小记

郑观应的父亲郑文瑞是一个无功名的读书人,在家乡设帐授徒,并督促郑观应习帖括之学。咸丰八年(1858年),郑观应童子试未中,即奉父命远游上海,弃学从商,在任上海新德洋行买办的叔父郑廷江处“供走奔之劳”。次年,由亲友介绍进入上海一流的英商宝顺洋行任职。同年冬,被派赴天津考察商务。咸丰十年(1860年),返回上海后掌管洋行的丝楼,并兼管轮船揽载事项。同时进入英国人傅兰雅所办的英华书馆夜校学习英语,并对西方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主要思想

郑观应的基本思想在于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为此他积极主张向西方学习兴办实业,兴商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创办学校,培养人才。其基本理论依据是“道器论”。

郑观应的“道器论”有两个要点:第一,主张道器结合。他沿用传统的唯心主义观点,说器由道生,道为实,器为虚。但又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道与器是结合一起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西人虽不知大道之本,然而他们的形器之学却是不可缺少的。第二,讲“器可变,道不可变”。他以为,包括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在内的世界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器,是可变的;反映封建纲常名教观念的道,是不可变的。他的思想矛盾反映了早期改良派积极进取和严重软弱、妥协的双重性。

郑观应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设立议院主张的人。他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