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於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於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梁书·儒林传·范缜》
简介
范缜(公元450~515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沁阳)人,南朝齐、梁时期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
人物小记
南朝佛教盛行,齐国的竟陵王萧子良和后来梁国的武帝萧衍,都积极宣传佛教,萧子良曾亲自给僧众送饭送水,萧衍称帝后,宣布只有佛教才是正道,要求王公百官全都信佛。为了坚持反对迷信,范缜写了《神灭论》一书。
范缜《神灭论》问世后,在思想界引起了不小震动,竟陵王萧子良找来了全国最有名的和尚,以及他手下能说会道的宾客,当面和范缜辩论。他们向范缜提出了许多责难,但都被范缜不慌不忙地驳回。
公开辩论难不倒范缜,萧子良便派了一个名叫王融的人到范缜家里,企图私下收买他。王融对范缜说:“您坚持神不存在的理论,是和名教相违背的。您的才干如此超人,若是不这样固执,是不愁做到中书郎这样的大官的。”听到企图以高官厚禄收买他,范缜不由得哈哈大笑,说:“如果我卖论取官的话,恐怕早已做了更大的官了,何止区区一个中书郎呢!但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卖论取官我不为!”王融见范缜说得如此决断,只好灰溜溜地离去。
主要思想
范缜的主要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神灭论》中。《神灭论》的基本思想是“形神相即”、“形质神用”。首先在形神关系问题上,范缜提出“形神相即”论。“即”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在哲学上有“结合”、“涵蕴”、“渗透”等含意。“形神相即”强调了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同时,范缜又断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精神必依附于形体而存在,随形体灭亡而灭亡。范缜反对形神为二、形神可以分离的观点,这是打破佛教“神不灭”的主要根据,从理论依据上否定佛教的因果报应说。
范缜在佛教国教化的南北朝时期,“盛称无佛”,坚决反佛,是王充以来最突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可以说是两汉魏晋以来所有神灭思想的综合者和发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