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扬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人物小记
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才呢?你今天不刻苦读书,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喻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深刻印象,孟子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主要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企图在统治与服从的政治关系上,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谓“民为贵”,是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