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吕祖谦

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

简介

吕祖谦(公元1137~1181年),字伯恭,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

人物小记

淳熙二年(1175年),以朱熹为首和以陆九渊为首的两个针锋相对的学派,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这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聚会。此次聚会为时三天,于当年六月八日结束,被后人称为“鹅湖之会”。

《象山全集》所附《年谱》,引有陆九渊门人朱亨道的一段话:“鹅湖讲道,切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陆与朱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其所适从,其意甚善,伯恭盖有志于此。语自得,则未也。”吕祖谦亦曾回忆此事说:“某留建宁凡两月余,复同朱元晦至鹅湖,与二陆及刘子澄诸公相聚切磋,甚觉有益。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耳。”一个“就实入细”,一个“欠开阔耳”,一褒一贬,判然分明。总体来说,吕祖谦是倾向于朱熹,而对陆九渊是有所批评的。

主要思想

吕祖谦主张均田恤劳,发展生产,宽厚民力,恢复国土。在学术上力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矛盾,并吸收永嘉学派、永康学派的经世致用之说,被朱熹视为“杂博”。其哲学思想继承程颢“心便是天”之说,认为“心即天也,未尝有心,外之天;心即神也,未尝有心外之神,乌可舍此而他求哉。心由气而荡,气由心而出”。心即天即神,宇宙万物及其变化不能存于心外。心的一念之发,可以流金炼石、奔雷走霆。天象的变异,山川的鸣沸,“皆吾心之发见”。这与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相似。然而,他也讲“理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万物也”,与朱熹“天下只是一个理”相似,吕祖谦在认识论上强调“明心”,在教育上重视“育实才”,在历史研究方面发扬了中原文献之学。

在教育思想方面,吕祖谦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三点:

其一,他非常重视教育,包括“讲学”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是树立德、行的根本,对学子“须教以国政,使之通达政体。古之公卿,皆是从幼时便教养之以为异日之用”。

其二,他在《太学策问》中提出了“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的原则。要求人们通过教育而掌握真才实学,有用于国计民生。他在教育方面主张“讲实理”,即是主张在“穷理”的同时,强调内心道德涵养的工夫。其“育实才”即是要培养既有道德修养,又能够拯救国家的实用人才。

其三,他认为在教学中,要讲求方法,只有“教之以为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来。在他看来,人的资质各有不同,只有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