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而作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又是豪放浪漫、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毛泽东诗词是中华诗词中的现代精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毛泽东诗词吟出了中华伟大时代的史诗意境,代表着现代诗词高峰诗篇。毛泽东诗词境界高、气魄大、富豪放、倡浪漫,又反映出理想高远、激情感人的艺术境界。毛泽东诗词艺术充分表达了诗言志、诗抒情、诗论理的文艺理论概括,把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完美的实现了政治与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945年9月,在一次聚会上,诗人徐迟向毛泽东请教关于诗怎样写的问题。毛泽东提笔写了“诗言志”三字以作答。陈毅元帅首推毛泽东为“诗词大国推盟主”的地位。毛泽东的诗篇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激情和时代精神,他的诗篇激情奔放、唤起民众、改天换地、壮志歌史、引人入胜,具有崇高信念、战胜邪恶、缚住苍龙、凯歌震天的大无畏气概。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国宝。《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西周初年,经过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发展,编辑了诗歌计305篇。《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诗经》的分类称为“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具有比喻、启发、含蓄、生动、简练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诗人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喜爱读《诗经》,他在1915年写“二十八画生征友启示”的宣传单中,有“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语句,它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中的诗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毛泽东的《四言诗·懦夫奋臂》(1936年),采用比喻手法,在诗中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暴虎入门,懦夫奋臂”。前两句便引用了《诗经》中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诗句。《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中有“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的诗句。“同仇”也是引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与子同仇!”之笔。毛泽东读过许多唐诗,也有若干引用。在《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49年4月)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此诗句引自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之中,诗句“衰兰送客成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作的《七律·有所思》(1966年6月)中有“故国人民有所思”,借用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中的诗句:“故国平居有所思”[1],毛泽东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7年4月29日)中有“落花时节谈华章”的诗句,化用了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诗句:“落花时节又逢君。”[2]毛泽东对唐代李白、杜甫等一批诗人的诗曾有评议:“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土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李白、李贺、李商隐,搞点幻想。”[2]毛泽东的诗词风格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偏于豪放。

一、镰刀斧头暴动神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屠杀,在湘鄂粤赣发动秋收暴动。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回湖南,积极准备秋收起义。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回忆说:“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4]《西江月·秋收起义》(1929年)写于起义军由江西向湖南浏阳挺进之时。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革命理论指导下,于1927年9月27日,毛泽东率部来到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起义部队只剩700余人,为加强党在军队中的领导,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连队设立党支部、设党代表、建立士兵委员会,从此工农红军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西江月·秋收起义》上阕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词句旗帜鲜明,昂扬奋发,镰刀斧头,标志党旗,向潇湘进军。秋收起义是武装斗争,矛头直至地主、军阀。

《西江月·秋收起义》下阕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道出了中共领农民运动,势不可挡。地主压迫,农民同仇,拿起武器,秋收暴动。“暮云愁”“霹雳一声”诗句比喻形象、穷困潦倒、愁云惨雾,雷电霹雳一响,正义的起义暴动将赢来祖国大好山河。

《西江月·秋收起义》形象描绘了中国农民同仇敌忾的壮志情怀。本人作《七律·镰刀斧头暴动神》一首,陪衬表意如下:“同仇敌忾紧握枪,军旗鲜明铿锵军。镰斧齐上战邪恶,雷电霹雳震鬼魂。三湾改编党令顺,千年特权何处寻。打倒豪绅转时运,急风暴雨喜气临。”

二、众志成城上井冈

1927年9月,毛泽东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的方针,在湘赣边境发动了秋收起义,他领导的一支工农革命军于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在江西永新、宁冈、遂川、酃县之间,方圆27.5公里,海拔1300多米,山势高峭,地势险要。利用此有利地势建立根据地并开展游击战争。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以毛泽东为首的工农部队在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同志带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在湘南起义后,同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并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为边界特委书记,陈毅为军委书记,朱德为军长。1928年8月30日,敌军发动四次猛攻我井冈山,被红军击退。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8月30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到一个营,凭险反击,击溃敌军,保存了这个根据地。”[5]《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这首词赞颂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西江月·井冈山》上阕写道:“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山下”和“山头”展现了工农红军的战斗气氛,“旌旗”与“鼓角”鼓舞士气,全军早已严阵以待。敌军的层层包围,我军战备周全,军民同仇敌忾,有序岿然不动,坚守阵地决不退让。

《西江月·井冈山》下阕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红军胜利之法宝。众志成城是军心,森严壁垒如军威,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分析的有利五条件:即群众好、党坚强、红军有素、地形有利、给养足够,是战胜敌人的有力保证。在黄洋界上的工农红军家园里,意气风发,备战充分,战术有力,必胜在望。炮声隆隆,吓得敌军宵遁啊!

全诗采取抒情手法,描绘景象,宏伟叙事,清晰凝炼,艺术词汇感人肺腑。如“旌旗”“鼓角”“相闻”“岿然不动”“森严壁垒”“众志成城”“宵遁”等词意简练有力,语言艺术形象生动。

《西江月·井冈山》生动描绘了黄洋界传奇保卫战。这正是:旌旗高扬鸣鼓攻,与敌交锋泰然冲。男女老少齐心动,众志成城人气拥。红军志坚智谋勇,战略战术神如龙。击退进犯高歌颂,敌人宵遁我欣荣。

三、天兵怒气冲宵汉

1930年,以李立三为首的党中央执行一条“左”倾路线,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抵制这条“左”的路线,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革命形势迅速发展。1930年12月蒋介石亲自指挥10万大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大“围剿”。在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方针指引下,中央红军4万人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在江西宁都县龙冈一带的进犯,5天内打了两场仗,消灭敌人一个半师,并活捉敌军总指挥张辉瓒。毛泽东作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上阕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宵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是在一片红烂漫的景象里,红军把握了敌情、地形对人民有利的条件下,集中优势兵力,个个怒气冲天,活捉了敌人司令张辉瓒。在“雾满”和“千嶂暗”的景色下,红军“齐声唤”,士气高涨,巧捉张辉瓒,龙冈首战大捷,敌军望风而逃。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下阕写道:“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敌军重结二十万大军,又来第二次“围剿”,浓烟从半天空滚滚而来,毛泽东胸有成竹,红军已做好粉碎第二次“围剿”的战斗准备,“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山下红旗遍野,翻天覆地大“乱”,敌军乱逃,“乱”中取胜,红军扬眉吐气。这正是:反敌“围剿”,大捷怒涛。红旗漫卷,敌军逃夭。天兵冲宵,辉瓒难逃。工农齐心,龙冈自豪。

四、踏遍青山比兴吟

1931—1934年,中共中央被“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所控制。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一、二、三、四次大“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形势大好。1933年冬,王明实行一整套的错误军事路线,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节节失利,红军主力被迫转入外线作战。1934年,毛泽东以乐观、坚韧的革命精神,冲破敌军封锁,带领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7月23日,毛泽东来到会昌城外的文武坝参加中共粤赣省委扩大会议,他与其他同志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岚山岭,思绪万千,回首往事,心潮澎湃,激扬文学,挥笔写下《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表达出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

《清平乐·会昌》上阕写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乐观表达:东方黎明景色春,光明战胜黑暗群。踏遍青山神气韵,一派大好风景寻。长征抗日长松动,登山望远曙色新。阔步前进战邪恶,豪迈气魄吟志真。

《清平乐·会昌》下阕写道:“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表达了登高峰、展前景、枝繁叶茂、无限光明的意境。

这首诗词的特色是:一是寓意于景。告诉人们踏遍青山、东方欲晓、意志坚挺、一片光明之前景。二是意境开阔。表达出:革命青春永不衰,崇高信念照神灵。登上会昌岚山岭,心潮澎湃扬激情。

五、娄关迈道从头越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领导,反击蒋介石第五次大“围剿”遭到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苏区。1934年10月开始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代价极大,红军锐减到3万人。在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下,红军挺进贵州,攻克黎明、强渡乌江后,于1935年1月4日占领遵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北进,越过娄山关,强渡赤水,前进受阻,又再攻遵义,杀回马枪。2月间,攻克娄山关,向陕北根据地挺进。在“长空雁叫”之时,毛泽东借景抒情写了《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这首词。

《忆秦娥·娄山关》上阕写道:“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娄山关地势险要,群峰如剑,直插云宵。红军的顽强勇猛、化险为夷的战斗英姿,越过了娄山关,战胜了“西风烈”“晨霜月”,苍山重叠,残阳之色,天将破晓,展示了一幅壮观的图景。马蹄、喇叭是行军气氛,崎岖不平的山道,迂回曲折,烘托出红军豪迈气魄和无坚不摧的精神面貌。

《忆秦娥·娄山关》下阕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是红军清晨出发午后跨越娄山关向遵义反攻的情景。“雄关”气势雄伟;红军生龙活虎;“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绘壮阔的景色,雄浑的画卷。“从头越”形象的暗示:藐视西风从头越,苍山无边坚奇雄;红军雄姿歌声动,坚不可摧如飞龙。这正是:长征万里,千回百折。过娄山关,开朗喜色。渡江前进,柳暗花明。雄浑画卷,豪迈讨贼。

六、红军长征喜开颜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长征形势大好,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1935年6月,又与第四方面军会合,翻越大雪山,跨过大草地,至阿坝。粉碎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后,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越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红军历时一年的长征,经过11个省,击溃了反动军队410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的道路,是解放人民的道路;长征经过的地方,播下种子,开花、结果。红军长征,开创了新局面。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提出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提出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人民共和国,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政治策略问题。[6]在这稍前之时,毛泽东写下了《七律·长征》(1935年10月)。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反映出豪放、抒情、信念、信心、乐观的心态。

全诗按四个层次来表达诗意:一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艰苦奋战的勇气,二是全军翻越崇山峻岭的豪迈气概,三是遇到大江河川的艰难险阻,四是长征胜利的喜悦情景。这正是:红军长征勇气佳,翻越峻岭豪迈夸,强渡铁索战险阻,胜利喜悦唱中华。

《七律·长征》第1~2句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怕”回答了红军豪不畏惧、藐视困难,为了中华复兴的英雄主义精神。“远征难”表达了在战略大转移中将要克服种种困难,已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走遍“万水千山”视如闲庭信步,展示出红军的乐观主义形象。

《七律·长征》第3~4句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逶迤”和“磅礴”都是形容高山峻岭连绵起伏、雄伟之势。“五岭”和“乌蒙”两座山脉是蜿蜒起伏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把红军的心态,好比只不过像在水中翻腾的细浪或是在山坡上滚跳着的几个小泥丸罢了,没有惧怕之感。

《七律·长征》第5~6句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江阔流急,江水汹涌澎湃,巨浪猛烈地拍击着陡壁峭崖。在大渡河旁红军派出24勇士,冒着碉堡敌人强大火力,越过泸定铁索桥,形势严峻。勇气换来了抢渡成功。红军先头部队搜寻到3只木船,几万人夜间要抢渡金沙江。“暖”形象地展示红军的智慧和力量,渡江前进的任务胜利完成了。红军勇士在火力对峙下,争夺铁索桥;“寒”的形象,展示出红军勇士在铁索寒光中、艰难搏斗中取胜的信心。

《七律·长征》第7~8句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岷山位于四川松潘县,北部最高峰海拨50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雪海千里。1935年6~7月,红军从岷山通过翻过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打鼓山和插罗冈,积雪千里,气候恶劣,考验着红军战士。“喜”比喻在奋战下的红军,翻过“岷山千里雪”,经受住严酷考验;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成了全国红军战略大转移,红军三军战士已取得伟大胜利,心情无比欢快和喜悦。

《七律·长征》雄辩的表明,长征的胜利,让毛泽东心情豁然开朗,五岭、乌蒙、金沙、铁索、雪山都胜利越过;长征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走出了一条解放人民的康庄大道,红旗在中国大地高高飘扬,胜利属于人民。

七、缚住苍龙正待时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高山峻岭和险情急流的考验,又与敌军骑兵部队交锋,胜利到达宁夏固原县,占领奇特山峰六盘山。“六盘山”原名来自“鹿盘山”,是鹿群攀高之地,主峰高达2928米,传说从山下到山上要盘旋34个弯道。翻过六盘山,便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之日。红军要在陕北根据地扎根,开花结果,开启中国民主革命新的一页。行军途上,毛泽东与战士们边行军边谈国家大事,心情分外高兴。《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借景生情,凝聚心愿,以喜悦的心态,比喻的手法,表达了毛泽东手握“长缨”,要缚住“苍龙”(指蒋介石)的豪迈志向。

1935年10月2日,红军攻占通渭,10月7日在登六盘山前,与青石嘴的敌军激战3个多小时,扫清了前进中的障碍。当天下午登上六盘山,战士士气大振,六盘山上千军万马云集,红旗漫山遍野,红军战士英姿飒爽。大雁南去和红军攀峰,势不可挡。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这是长征途中,毛泽东创作的最后一首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上阕写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抒情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壮志凌云的高远意境。行程二万五,好汉登长城,气贯长虹,势不可挡。“天高云淡”“飞雁”使人心旷神怡,“围、追、堵、截”阻挡不住红军长征抗日的决心,无数英雄为国捐躯,幸存者扛起红旗,占领高地,扬眉吐气。

《清平乐·六盘山》下阕写道:“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红旗是红军的象征、胜利的象征。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自卫精神。红军是长城好汉,蔑视一切国内外反动派。红军的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而努力奋斗,缚住苍龙,指日可待。

这正是:“天高云淡攀高攻,红旗漫卷顶峰拥。大雁南飞匹夫勇,六盘高峰好建功。长缨在手顺风送,缚住苍龙怒气冲。凌云壮志泰山重,红军好汉赛英雄。”

八、英雄人物看今朝

1935年10月,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转向抗日,拯救民族危亡。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作《论反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一个伟大的任务”。“中国革命战争是持久战”[7],毛泽东的革命思想指导着革命实践,1936年2月,他亲率红军抗日先锋队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分两路横渡黄河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往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正逢大雪纷飞之时,一片壮丽河山景色,毛泽东借景抒情、论史评国事,写出了《沁园春·雪》(1936年2月),这是一首气势磅礴、浪漫豪放的诗篇。诗词主题写雪,实题论人,通过写诗抒情言志,是一篇文采、风骚、美学之作。诗词大气磅礴,景象非凡,情与景、诗与论、景与史高度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乃千古绝唱之诗词。

《沁园春·雪》上阕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前三句写北国风光之雪景,“千里”和“万里”描写北国疆土辽阔广大;“冰封”与“雪飘”是一种静动交织之北国生气,把诗的主体作了交代。中间七句,对风光作进一步描绘,此时登高望远直看“长城内外”和“大河上下”,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山势蜿蜒曲折,白雪舞动,似如“蛇舞”“象驰”一副动态景色;运用修辞方法和浪漫色彩“欲与天公试比高”,把祖国雄伟壮丽山河、生机勃勃之景象转化为中华民族的英姿气概、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传达给读者。后三句,突出意境,当雪霁天晴之日,“红装素裹”更表现出美妙少女之“妖娆”,艳丽多姿;采用比喻手法,展现出祖国河山的绚丽多彩,人民的革命事业犹如旭日东升,辉煌灿烂。

《沁园春·雪》下阕论英雄人物,还看中华复兴之今朝。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江山如此多娇”,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无数英雄豪杰,秦皇、汉武、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都曾在历史上“风骚”一时。今日,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风流人物”辈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繁荣富强,英勇奋斗,推翻三座大山,抗日救国,洗雪国耻,唤起民众,为民主、自由、独立、富强而斗争。抒发人民的豪情,形成诗词情感的高潮。

本人读后,赋诗一首:“万里雪飘北国欢,千里冰封天地间。长城内外鹏图展,大河上下别有天。银蛇蜡象比高喊,景象非凡笑语喧。江山多娇齐声唤,英雄豪杰古今传。风流人物百姓鉴,还看今朝精英园。中华复兴持久战,走向富强不肯闲。”

九、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前一天,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话,讲话响亮指出:“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8]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胜败的斗争,努力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的评论。中共和国民党政府的第一次和平谈判,是毛泽东率团于1945年8月28日到达重庆的43天谈判,最终谈判失败。第三次国内解放战争,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较量,敌人已经土崩瓦解,1949年4月1日,中共与国民党政府在北京又进行和平谈判,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和平协定的条款,谈判破裂。当天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横渡长江,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指出:“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9]4月22日清晨,解放军全线强渡长江,于4月23日晚占领蒋家王朝南京城,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彻底崩溃。历时四年的斗争,蒋介石以失败告终,逃往台湾。

《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49年4月)这首诗,是毛泽东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写的。1949年4月,党中央已由西柏坡迁至北京,当毛泽东得悉南京解放的喜讯,3天后,他想到蒋家王朝崩溃,诗意浓浓,抒情论理,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境中,悟出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理。

《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今胜昔”“慨而慷”“追穷寇”,不学“霸王”,在诗人毛泽东脑子里闪过,展现出今日胜事,猛追穷寇,为民服务,决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代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注:金铜仙人是汉武帝晚年为求长生不老而建造的),诗中:“衰兰送客成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意是说,天如果有情,看到金铜仙人这样离别汉宫,也会忧伤而衰老。毛泽东引用此诗句,意在说明,苍天如果有情,看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人民难以忍受,“天”不允许黑暗统治继续下去。诗之意境,表达主题,百万雄师,天翻地覆,人间正道,解放人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扬眉吐气,沧桑为证。

南京是虎踞龙盘之地,蒋介石之老巢。人民解放军追穷寇,横渡长江,迅速消灭残余之敌,解放了南京、上海,全国解放大潮势不可挡,诗人的诗意是:“天翻地覆”的人民革命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理,感情奔放,放歌五洲,美韵高唱,春到人间。

十、敢教日月换新天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冲。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来到父母亲的墓地前恭恭敬敬地鞠上一躬,向去世的长辈、亲人问候尽孝。随后下山拜访村里的几位老人,以示怀念之情。毛泽东离别韶山32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共和国,全国形势大好。韶山家乡人民生活是一个缩影,打倒了地主恶霸,旧颜换新天。作者联想1940年1月,毛泽东写了《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10]农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革命的主力军,是红军的主要来源。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矛头直指国内外反动派,农奴扛起红旗,红旗漫卷恶霸主,夺取霸王鞭,革命壮志,敢换新天。毛泽东在韶山回忆往事,农民运动壮志高照,情怀故园,喜看今朝,形象逼真,写了感人诗篇《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七律·到韶山》前四句写道:“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王鞭。”回忆32年往事,如梦境般,用“咒”表达出对霸王蒋介石的无比强烈的憎恨。用形象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矛头直指地主豪绅的残酷镇压,唯有拿起武器,高举红旗,“卷”起农民运动的千层浪,星星之火燃起熊熊烈火,如燎原之势,火吞“黑手”和“霸王鞭”,经过持久战,战胜了国内外反动派,建立了共和国。

《七律·到韶山》后四句写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壮志”与“新天”相对应,有壮志,换来一个新天地。直抒革命英雄主义,敢于斗争,换来革命的新天地,人民共和国的辉煌。“咒”骂旧社会反动派,“喜”看解放的人民,在家园掀起生产高潮,一派稻菽丰收景象,人民英雄在祖国大地大显身手,早出晚归忙碌归来,乐园人民喜气扬扬,在葱茏茂密的绿色家园里度过欢快的每一天。

这正是:忆往事,看今安。灭霸王,换新天。多壮志,建家园。稻菽鲜,丰收甜。齐心干,辉煌传。

十一、自强攀登万象春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向中共中央写了一份报告,名曰《井冈山的斗争》。报告指出:“军事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红旗不倒“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11]毛泽东的调查报告有理论依据,依据是:(a)武装割据为首要条件;(b)党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就是党支部书记;(c)建立红军,采取红军集中,赤卫队分散的原则;(d)县、区、乡各级建立工农兵政府;(e)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是星星之火,它燃起了燎原烈火,实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

1965年5月,时隔38年,毛泽东主席重上井冈山视察。此时,我国国内外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井冈山人民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1965年5月22日至5月29日,毛泽东再次来到茅坪、八角楼、黄洋界、会议厅、纪念塔等处,与群众、老红军、烈士家属亲切交谈,回忆往事诗兴诱人,抒情开怀,他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诗词采用了抒情、写景、论理、夸张的手法,写得形象逼真,激情动人。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上阕写道:“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诗人首先表达了很久就有再次登上井冈山的愿望,更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凌云壮志。今日,是千里之外来访友,看看根据地的人民和井冈山园地的生产景象。云端高地的生态自然风光,好一片草木茂盛、绿郁葱葱的宝地,泉水流动入耳动听,黄洋界,万山重叠,忽晴空万里,忽云雾弥漫,景色甚佳,别有情趣。诗词中的七句话,把井冈山的人文、自然风光写得形象逼真,解人心意。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下阕写道:“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井冈山人民高举红旗,轰轰烈烈,奋斗不止,为中国革命事业做了牺牲和贡献。“风雷”“旌旗”“人寰”等词汇简明、有力,扣人心弦。时光流逝就像弹一首歌曲的时间,喜悦非常。“上九天”“下五洋”,是夸张、是攀高,又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已拥有神舟和天宫,把人送上九天揽月,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五洋深处已潜入水下7060米之处,将为人类深水探矿做出贡献。中国已从过去的贫穷落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龙人形象传遍五大洲,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事业,成果辉煌,中国人民已享有全球文明对话的话语权。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洲际导弹、载人航天、九天揽月、深水潜矿等一曲曲胜利凯歌,为中华儿女争来了光荣。中国人民在攀登高峰,靠的是信念、信心、自强、智慧和力量,正在做前人没有做到的更加辉煌的事业。中国人民正在做中国复兴梦,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中国应该对全球有更大的贡献。

用三言诗抒怀,高唱:井冈山、意气场。歌舞欢,生态良。风雷动、旌旗张。龙之人,自信强。

用《七律·复兴中华》歌吟:重上井冈醉梦乡,凌云壮志激情昂。故地新貌心情畅,莺歌燕舞生态良。风雷鸣动旌旗荡,九天五洋换龙装。攀登凯歌青云上,复兴大梦全球扬。

十二、结语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我国的优秀文化艺术。诗是语言的艺术,它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浓厚的感情色彩,抒情画意,鲜明节奏,吟诗押韵,和谐增辉。宇宙万物在诗人脑子里反映出形象、想象、意象、联想、意境。诗的语言饱含思想与情感,诗人的丰富情感,通过思维、灵感形成大美诗篇。

毛泽东诗词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具有气吞山河的伟大史诗风格。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时代风云,不怕恶势力,敢于逆水行舟,人民受压迫,当家作主人,铿锵有力,改天换地,建立新中国的雄心壮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神圣愿望,已经实现了。毛泽东在革命的历程中,运用诗人的想象力和艺术语言,写出了一批伟大历史诗篇,情感丰富,发人深省,动人心弦,景象逼真,感染力强,生动传神,哲理诱人,气势非凡,气壮山河,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光辉的文学遗产。

当前,中华诗词的创作形势大好,产生了一大批质量高的诗词,目前我国格律诗词的年产量超过百万篇,创作数量上更大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唐代有李白、杜甫,现代有毛泽东。毛泽东诗词代表着现代中华诗词的高峰,他的诗词是言志、抒情、论理的经典之篇。在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21世纪,我们不能厚古薄今,主要是继承传统,发扬光大。新世纪的中华诗词的精品就在我们眼前,把一批优秀的现代诗词代表作品筛选出来,让毛泽东诗词的现实主义与漫浪主义相结合的风格,传播于海内外,展现于全球,放射新的光芒,这是发扬中华诗词的历史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3]吴直雄.毛泽东妙用诗词[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581,614.

[2]赵以武.毛泽东评说中国历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2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51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65.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49—158.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49,150.

[8]、[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123,1452.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663.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72—84.

2013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