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诗派三大诗社及其代表人物

《台湾现代诗派三大诗社及其代表人物》


dc9edd0c1c885fc5db0577d81e15b423.jpg
痖弦

a5d9c617d33dac0dc05779b781e36b1e.jpg
1962年3月30日,与蓝星诗社同仁宴请菲律宾文艺访问团,摄于台北中国观光饭店。前排左起:覃子豪、蓉子、范我存;后排左起:周罗蝶、罗门、余光中、向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催生了风行一时的现代派文学。在这个遥望大陆的孤岛上,社会笼罩在压抑、挫败甚至绝望的气氛中,仿佛罹患上一种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这种情绪投射到文学作品中,与战后西方世界的现代文艺思潮遥相呼应,为台湾文坛的现代主义实验提供了土壤。而在敏感的诗人笔下,台湾现代诗歌在逆境中走向繁荣,成为那个时代台湾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诗坛相继成立了三个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社——现代诗社、蓝星诗社和创世纪诗社,这三大诗社聚集了大批诗人,通过创办诗刊、举行诗歌活动等方式,在而后的数十年间牢牢占据着台湾现代诗的话语权,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也为日后台湾诗歌的全面绽放奠定了基础。

围绕现代诗的内容和形式,三大诗社有各自不同的主张,在不同发展阶段亦有不同的追求,加之每个诗人的风格、志趣各异,因此,诗社之间常常爆发各种规模的论战,此类大小论战也在上世纪后半叶成了台湾文坛活力的明证,同时注解出台湾文学,尤其是诗歌艺术的成长脉络。

尽管存在分歧,但在某些时期,以三大诗社为代表的台湾现代诗歌创作仍然表现出了共同的特征,比如强烈的“表现自我”,反理性的、潜意识的抒写,追求繁复驳杂的意象,求新求变的艺术追求等等,从诗人们的诗篇中也可挖掘出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印迹。

现代诗社

1953年2月,纪弦率先创办了现代诗季刊社,并发行《现代诗》诗刊。1956年1月15日,纪弦、叶泥、郑愁予、罗行、杨允达、林泠、季红、林亨泰等九人于台北市民众团体活动中心举行“现代派诗人第一届年会”,宣告“现代派”与现代诗社正式成立。

诗社的主张是纪弦提出的“现代派六大信条”,即“现代派”是“包容了自波特莱尔以降的一切新兴诗派之精神与要素的现代派之一群”,明确提出“新诗乃是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认为新诗是“诗的新大陆之探索,诗的处女地之开拓”,把“诗的知性”“诗的纯粹性”“拥护自由和民主”作为追求目标。

上述主张一经提出便遭到猛烈抨击,被批为全盘西化,试图割断中国的文学传统。不过,从现代诗社出版的《现代诗》杂志上可以看出,纪弦等人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一信条,而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容纳了不同风格与形式的诗作,这对推动现代诗歌的创新和新人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代表诗人:纪弦、郑愁予

纪弦(1913~2013),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祖籍陕西,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29年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编《易士诗集》。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流转于汉口、长沙、昆明、香港等地,曾任“国际通讯社”日文翻译,主编《诗领土》。抗战胜利后始用纪弦笔名写稿。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学任教25年后退休。1953年创办并主编《现代诗》季刊,1956年组建现代诗社。1976年移居美国,直至2013年在加州家中逝世。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期,郑愁予随军人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跟母亲转徙于内地,避难途中在母亲教导下开始细读古诗词。

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1968年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作家写作计划”。1990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

郑愁予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他的《错误》《水手刀》《小小的岛》《如雾起时》等诗使人陶醉,常被称为“浪子诗人”。

蓝星诗社

1954年3月,蓝星诗社创立,发起人是覃子豪、余光中、夏菁、钟鼎文、邓禹平等人。同年,借《公论报》版面开辟《蓝星周刊》,每周刊出一次,由覃子豪主编,161期后交由余光中接棒,直至1958年8月停刊。

1957到1960年,先后创办《蓝星诗选》(1957)、《蓝星诗页》(1958)、《蓝星季刊》(1960),由覃子豪、余光中、夏菁、罗门、向明等诗社成员轮流主编,但这些刊物起伏不定,在断断续续的停刊与复刊之间延续了数十年。80年代以后,《蓝星诗刊》和《蓝星诗学》继承了诗社办刊事业。

蓝星诗社在三大诗社中最具活力和向心力,但它自始至终未有固定理论和绝对信条,其组织亦十分松散,成员来去自如,更像一个具有沙龙精神的同盟,它对现代诗的追求更多地体现在其所刊载的诗作之上。在《第十七个诞辰》一文中,余光中曾回顾蓝星诗社的创社目的:“我们要组织的,本质上便是一个不讲组织的诗社。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也就从未推选什么社长,更未通过什么大纲,宣扬什么主义。大致上,我们的结合是针对纪弦的一个‘反动’。纪弦要移植西方的现代诗到中国的土壤上来,我们非常反对。我们虽不以直承中国诗的传统为己任,可是也不愿贸然作所谓‘横的移植’。纪弦要打倒抒情,而以主知为创作的原则,我们的作风则倾向抒情。”

自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蓝星”变动虽繁,但一直保持了民族抒情的风格,展现出现代主义温和的一面,对相对激进的“现代派”和后来的“创世纪”起了制衡作用,对台湾现代诗在“民族”与“现代”的融合中发展也有积极贡献。

代表诗人:覃子豪、罗门、向明

覃子豪(1912~1963),四川省广汉人,与纪弦同属从大陆去台湾的老一代诗人。1932年就读于中法大学,1935年东渡日本进入东京中央大学,在日本留学时开始接触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马拉美的作品,受象征主义影响,开始创作现代诗,30年代回国,组织文海诗社。

到台湾后与纪弦、钟鼎文、葛贤宁等人,借《自立晚报》的版面创办《新诗周刊》。后纪弦创立《现代诗》季刊,成立“现代派”,遂与钟鼎文、余光中、邓禹平、夏菁等人发起创立“蓝星诗社”。

覃子豪主张诗应蕴蓄人生的意义,并能与读者作心灵的共鸣,重视实质的表现及表现的完美,寻求诗的思想根源,在准确中求新的表现,而以自我创造的完成作为风格的表现。他早期的诗作走抒情路线,移居台湾后则转向现代主义风格。诗作主要有《海洋诗抄》《向日葵》《画廊》等诗集,另有《诗的解剖》《论现代诗》等诗论集。

罗门(1928~2017),原名韩仁存,1928年生,海南省文昌人。1948年进入杭州笕桥空军飞行官校,次年,随学校前往台湾。1954年,处女诗作《加力布露斯》在《现代诗》上发表。1955年,罗门加入创立不久的蓝星诗社。

罗门的诗专注人的心灵探索,强调诗人创造的是异于第一、二自然的“第三自然”,并惯于采取心灵的广角镜,探索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洞察诸如人性、战争、死亡、都市文明等人类生存的层面。主要诗集有《第九日的底流》《死亡之塔》《隐形的椅子》《旷野》等,诗论集《心灵访问记》《时空的回声》等。

向明,原名董平,1928年生于湖南长沙,军事学校毕业,曾任军职多年。1949年赴台,后加入蓝星诗社,曾任《蓝星诗刊》主编、台湾诗学季刊社社长等。其为人低调,在台湾素有“诗坛儒者”之称。

出版诗集有《雨天书》《狼烟》《五弦琴》《青春的脸》《向明自选集》《水的回想》等,诗话集《客子光阴诗卷里》,童诗集《萤火虫》。向明以生活作为诗的矿源,不追求在语言和意象上炫奇,而力图在生命的意义上有所探索,在严肃的问题上有所坚持,是一位进而介入现实,出而批评人生,兼顾文学与社会使命的诗人。

创世纪诗社

创世纪诗社由洛夫、张默和痖弦等台湾军中诗人于1954年发起,成立后开始出版《创世纪诗刊》。洛夫、张默、痖弦三人号称“创世纪铁三角”。《创世纪诗刊》的出现,团结了一批台湾诗坛的现代诗人,形成了“创世纪诗群”诗歌流派。

在前期,创世纪诗社提出“新民族诗型”的创作路线,要求排除纯理性、纯情绪的呈现,主张写诗要有民族风味。但不久,它推翻了原来的创作主张,展现出极其前卫的姿态,宣传超现实主义的诗观,并在60年代成为超现实主义的集聚地。

包括洛夫、痖弦在内的“创世纪”诗人倡导纯粹经验的美学,强调诗的“世界性”,把现代诗推向极端,对台湾新诗中“虚无”“晦涩”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代表诗人:洛夫、痖弦

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乡下,1938年举家搬迁至衡阳市。1948年考入湖南大学外文系。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湖南招考青年入伍,洛夫随军队抵达台湾。后入读军校,毕业后被分至左营海军陆战队。越战后期奉命参加驻越军事顾问团担任英文秘书,其间发表了作品《西贡诗钞》。返台后,就读于淡江文理学院,1973年毕业,并在同年8月以中校军衔退役。1996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迄今。

洛夫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37部,还有大量散文集、评论集和译著。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1982年长诗《血的再版》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1999年,洛夫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长诗《漂木》出版,震惊华语诗坛,同年被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一,名列首位。

痖弦,原名王庆麟,祖籍河南南阳,1949年在湖南加入国民党部队,并随之抵达台湾。1953年进入复兴岗学院影剧系,翌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左营军中广播电台工作。1962年痖弦回到母校复兴岗学院任教,讲授“中国舞蹈史”及“艺术概论”。1966年以少校军衔退伍,并应美国国务院之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访问两年;1976年再度赴美进修,获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研究硕士。次年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达21年之久。现移居加拿大。

痖弦的作品充满超现实主义色彩并具有音乐性,经常表现出悲悯情怀,以及对于生命甜美之赞颂,还有对现代人类生命困境之探索。代表作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参考资料:《台湾现代派诗的崛起、论争、回归与反省》,马德俊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六期;《论〈蓝星及其主要诗人〉》,翁光宇著;《暨南学报》1991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