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国别史着作——《国语》
【点睛之笔】
《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着作。旧传春秋时由左丘明着,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
【经典解读】
《国语》是国别体史料的汇编,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前后跨越五百多年。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周语》、《楚语》、《鲁语》、《吴语》、《齐语》、《郑语》、《晋语》、《越语》八个部分,其中《晋语》最多。全书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互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从编写体例来说,它是一部国别体的以记言为主的史料集,因此被称作“国语”。
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着,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已,一般都认为左丘明不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现在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的。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突出忠君思想,大力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厚重的民本思想。《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作为记言文,《国语》上承《尚书》,下启孔门弟子散文,体现了西周春秋时期说理散文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