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坡拒铸铜像

作者: 张玉枝 【本书体例】

易宗夔

易宗夔(1874——1930),字蔚儒。湖南湘潭人。早年与谭嗣同等创立南学会。1904年赴日留学。回国后任资政院议员、法典编纂会纂修。民国时任中国国民党政事部干事、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北洋政府国务院法制局长等。他仿效《世说新语》体例,撰写《新世说》八卷三十六门,分门别类记述从清初到民国初期的一些人物轶事,并附记小传。

蔡松坡为云南都督,滇、黔商民感其德泽,醵(jù锯)金为公铸铜像。公计取其金,赈恤两省饥民。且婉谢之曰:“君等铸我像,享受荣名,在百年千年之后;若辈哀鸿,食此涓滴之赐,当可活命无算。彰人之功,不若拯人之命也。”闻者贤之。

(选自《新世说》第一卷)

蔡锷(字松坡)做云南都督时,云南、贵州两省的商家为他的功德和恩惠所感动,凑钱想给他铸造铜像。蔡公用计拿到这笔钱,用来救济两省的贫苦百姓,婉言谢绝商家道:“你们给我铸铜像,享受荣名是在百年千年之后。而那些可怜的百姓,用这点滴的赏赐之钱,就可以救活无数的人。表彰人的功德,不如救人的命要紧。”听到的人都认为蔡公真是贤明。

这篇笔记选取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蔡锷(字松坡)高尚的品德。

小说一开头,就介绍了人物、事件:“蔡松坡为云南都督,滇、黔商人感其德泽,醵金为公铸铜像。”蔡锷是1911年领导云南新军起义后被推为云南都督的。当时的云南经济落后,财政上虽得中央和邻省接济,常入不敷出。蔡锷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改革政治,任用有革命思想的知识青年,整理财源,节俭开支,使云南财政不仅收支平衡,而且还库储有余。他为官非常清廉,曾两次带头减薪,月俸由六百两(元)减到六十元,只相当于一个营长的月薪。“此时都督俸金之觳,举国未有如云南者也。”由于蔡锷的带头作用,使“廉洁成为一时风尚。”因此人们为蔡锷的精神所感动,“醵金铸铜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蔡锷耳闻这件事后,“用计取其金,赈恤两省饥民”。一个“计”字,反映了蔡锷处事的深谋远虑、灵活机智。他知道有许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还在死亡线上挣扎,“商民”既有余钱凑集起来做“铸铜像”这不要紧的事,不如拿过来把它用在救济百姓这紧要的事情上。使“闻者贤之”。

短短的一百来字,依次介绍了人物、事件和效果,看似平铺直叙,既没有什么修饰语,也不掺杂作者的主观意图,但一个廉洁奉公,不求名利的形象却鲜明地留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