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官

作者: 贾玉民 【本书体例】

朱翊清

朱翊清(1786——?),字梅叔。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早年热衷于仕进然却屡试不第,晚年绝意进取,创作笔记《埋忧集》十卷,《续集》二卷,多记现实中轶事,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松江赵某者,以贩布起家,其后捐一通判。引见时,上问其出身所自,对以“向来贩布”。

上曰:“然则何以捐官?”

对曰:“窃以做官较贩布生涯好也。”

上怒,即著革职。某愤然退,至礼部堂上大噪索金,曰:“现既夺我官,应须还我捐赀也。”堂官闻之,发所司掌嘴五十,笞一百逐去。

(选自《埋忧集》)

江苏松江府有个赵某,以贩卖布生意发了家,之后就化钱捐了一个“通判”的官职。按当时规定朝见皇帝时,皇帝问他什么出身,他回答说:“一向贩布为业。”

皇帝又问:“那么为什么要捐官呢?”

赵某回答说:“我私下觉得当官比贩布生意更好啊。”

皇帝大怒,命令立即把他撤职。赵某十分生气地退了出去,跑到礼部的大堂上,大声吵嚷着要讨回捐官所化的金钱,说:“现在既然撤了我的官,那就应该退还我捐官的钱呀!”礼部尚书听到后,命令把他送到主管刑罚的部门打了五十个嘴巴,鞭打一百下赶了出去。

这是一个小小的喜剧,而且是个尖锐的讽刺喜剧。

卖官鬻爵本来是封建社会中的通病,而且每当国家衰败,财政亏空的时候,国家还明码标价,公开出卖官职。当官,本来也是为了发财,化钱买官,之后加倍捞取利润,这正是一些富豪买官的宗旨。然而,这位布商的不幸,是他竟然把这种人人皆知的“秘密”公开说了出来,等于当面揭穿了皇帝及其整个官僚机构的老底,揭穿了其冠冕堂皇的谎言,所以才触怒了最高统治者的忌讳,将其革职。试想如果此布商稍微聪明一点,不说“当官比贩布生意好”,而说一套如何想效忠皇帝,如何要“为民父母”,不是可以稳稳当当地做上“通判”,至于他那时再如何捞回“投资”,赚取比贩布更多的钱,还会有谁去理会呢?

寥寥百多字,不仅交待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人物言行把个布商刻画得十分形象。作者抓住了商人唯利是图的特点,使他每句话不离钱财,一切都以利润大小为标准。其行为的粗俗,一个“愤然退”,“大噪索金”,写得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