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彪之贪鄙

作者: 武步跃 【本书体例】

益州新昌令夏侯彪之初下车,问里正曰:“鸡卵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遣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谓里正曰:“未须要,且寄母鸡抱之,遂成三万头鸡。经数月长成,令县吏与我卖,一鸡三十钱,半年之间成三十万。”又问:“竹笋一钱几茎?”曰:“五茎”。又取十千钱付之。买得五万茎,谓里正曰:“吾未须要笋,且向林中养之。至秋,竹成,一茎十钱,成五十万。”其贪鄙不道,皆此类。

(选自《朝野佥载》)

益州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到任,就问里正:“现在的鸡蛋一个钱能买几个?”里正回答说:“三个。”夏侯彪之就让人取出十千钱,命令买三万颗鸡蛋,对里正说:“鸡蛋现在不要,先让母鸡把它们孵出来,就能得三万只鸡。过几个月长成后,让县吏给我去卖,一只鸡卖三十钱,半年之间就能得三十万。”又问里正:“竹笋一个钱能买几棵?”里正回答说:“五棵。”夏侯彪之又取出十千钱交给他,让他买五万棵笋,接着说:“我现在不需要笋,你先把这些笋养在林中,到了秋天,竹子长成后,一棵能卖十钱,一下就能得五十万。”那些贪婪无耻的人,都是夏侯彪之这类人。

人物形象塑造有多种手法,个性化的语言属于摹声传神的一种。本篇就是在人物语言上下了一番功夫,提炼出与身分、性格相吻合的用语,仅靠两组生动的对话,就形象而又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情特征。

第一组对话是夏侯彪之与里正关于买鸡蛋养鸡赚钱的问答。问者装腔作势,问清鸡蛋价格后,马上命令取钱买三万颗。当买蛋还未付诸行动时,他又迫不及待地告诉里正,现在不要鸡蛋,等三万只鸡破壳长大卖掉后,再把钱送回来。整个对话通俗易懂、神态逼真,作者抓住夏侯彪之讲话的语气,将他的性格及心理活动刻划了出来。夏侯彪之一问一嘱,问不加“请”,嘱不加“烦”,完全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充满居高临下的傲慢,尽是以权压人的蛮横。他既不讲用谁的鸡孵蛋、由谁来饲养,也不谈从蛋变成可以出售的鸡这一过程中的费用靠谁来支付,甚至也不考虑是否所有的蛋都能成功地孵出小鸡,而是以不容置疑的口气,把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交给里正去办。不管成功与否,他都要投入十千钱,收回三十万,至于这三十万从何而来,他就不管了。从商品流通这个角度讲,夏侯彪之是在进行不等价交易,他把经过几次的间接交换,变成为只需一次的直接贸易。他是一县之长,根本不受什么价值规律约束,即使他用十千钱做本获取一百万,都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他这样做,不过是借“买”之名,行勒索盘剥之实,他的虚伪狡猾在连珠炮式的对话中,跃然纸上。

第二组对话以买竹笋、卖竹子从中获利为内容,思路与第一组一样。夏侯彪之明知自己是在变相掠夺,却故意以做生意为掩护,堂而皇之进行勒索。他一口气描述了秋后发财的美好前景,根本不许里正插话。对可能遭到的异议,他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板着面孔,每一个字都说得十分肯定,使里正意识到这是一件不许讲任何条件的勒索。他比那些明目张胆去搜刮民财的贪官更狡猾,除得到自己设计的金钱外,还巧妙地躲过别人的攻击与谴责。在相互倾轧、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夏侯彪之这一既不给人留下把柄,又可以从中捞取金钱的做法,确实称得上是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