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达列夫,尤·瓦

【生卒】:1924—

【介绍】:

苏联俄罗斯作家,现任苏联作协书记及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一九二四年三月十五日生于南乌拉尔奥尔斯科城的一个职员家庭。卫国战争爆发后,他从中学走向战场。一九四四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战争结束后,复员到莫斯科。一九四六年考入高尔基文学院,一九五一年毕业。在学习期间,他曾试笔,并于一九四九年在《接班人》杂志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在途中》。他最初的短篇小说是道德题材的作品,作家歌颂了苏联公民的美好品德。它们收在《在大河上》和《夜色已浓》中。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指挥官的青春》(1956)是作家根据自己在契卡洛夫炮校的生活为素材而创作的。这部作品还不是直接反映战场的战斗生活的作品,只是战争的反射。虽然这部作品对于作家来说成就不是非常大,但这一题材在过去的作品中还没有出现过。在第二年,他开始创作出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写真正的战场生活的作品,这就是被一些评论家称作“战壕真实派”的中篇小说《营队请求火力支援》。紧接着在一九五九年又发表了《最后的炮轰》。这两部中篇都极为真实地反映了前沿阵地的战斗,战争的残酷、激烈场面“象摄影机照相那样真实”。这两部作品继《一个人的遭遇》之后,进一步突破了军事题材作品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子,对于深入描写战争,特别是揭示在战争中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的人的心理活动方面有许多创新。在作品里也探讨了人与战争、战争中人与人的关系等许多重大问题。但是,也正象苏联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这些作品毫无疑问是现实主义的,但具有局限性,因为它是在一定视野范围内的真实,因此有时就不能解释阐示各方面的战争真实。长篇小说《寂静》及其续篇《两个人》描写战后(至斯大林同志逝世)的现实生活。作品批判了由于个人崇拜在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以及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长篇小说《热的雪》(1969)是作家创作的战争题材“全景文学”的代表作。作品描写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场歼灭被围德军的狙击战。在这部作品里写了从最高统帅部到前沿的炮兵连的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战争画面,刻划了别宋诺夫将军和库兹涅佐夫排长这两个主要形象,他们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简直是精神上的“父”与“子”。长篇小说《岸》(1975)描写了一位叫尼基金的作家访问西德,遇见了二十六年前解救的德国少女爱玛(如今的赫伯特太太),两个人都回忆起当年在攻克柏林前夕的爱情往事。当年的爱玛始终怀念充满人道主义的尼基金这位苏军中尉,而尼基金也作为“东西方对话的使者”企图搭起通向幸福彼岸的桥。作品的目的在于揭示无论东方西方,人心是相通的,它产生在欧安会召开之前,体现了东西方“缓和”的思想,受到苏联官方的青睐。《选择》(1980)是作家八十年代的力作。作家塑造了瓦西里耶夫和拉姆津这两位学友的不同经历。他们在卫国战争的伟大历史时期在人生之途作了不同的选择,拉姆津成了长居国外的富翁,但他失去了祖国、亲人,精神空虚。瓦西里耶夫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成为人民的艺术家,受到人民的爱戴。拉姆津晚年归国,追悔莫及,他以自杀来否定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这部作品体现了两种意识形态的不可调和性,与苏联政府近年强调意识形态的斗争的口径一致。一九八五年作家又发表了新的长篇《人生舞台》。作品刻划了著名电影导演克雷莫夫与一位女演员的悲剧。作品的主题在于:“……在一定时期内,艺术界还要被两位女王统治,这就是对别人的成就的羡慕和对别人的才能的嫉妒。任何道德革命也无法把这两位女王赶下宝座。”(邦达列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