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

【生卒】:1310—1381

【介绍】:

刘基 高启 明初著名的诗文作家。宋濂,字景濂,金华潜溪(今浙江金华)人。幼年家贫,刻苦自学,曾从元代古文家吴莱、柳贯、黄等人学习,很有文名。元至正九年被征为翰林院编修,他以亲老固辞,入山为道士。明初,朱元璋征召他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其孙坐胡惟庸党,被牵连贬徙四川茂州,死于途中。著有《宋学士全集》。宋濂善古文,其主要成就也是在散文方面。被称为明代的“开国文臣之首”。在散文中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是一些传记文:如《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记李歌》、《杜环小传》、《李疑传》等等,都是传诵一时的名作。他的传记文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善于用不同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往往能抓住一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人物的语言也注意个性化,因此寥寥几笔便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的记叙文文笔简练清秀,写景状物都很生动。如《桃花涧修禊诗序》、《环翠亭记》等。其他如《送东阳马生序》,描述了他的苦学生活,真实生动,也是很有影响的作品。他著有《文原》上下两篇,论文力主宗经。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为官后屡受排斥、压抑,故怒而归隐。明初受朱元璋征召,官至御史中丞,为开国功臣之一。后受左丞相胡惟庸的构陷,忧愤而死。刘基是诗、文兼长的作家。诗、文都有一定的成就。刘基的散文富有形象性、寓言性、讽刺性。《郁离子》十八章一百九十五篇,是元末他归隐青田时的作品。由于写在农民大起义的高潮中,作品便目然地受到了农民起义的影响。这部作品以短篇寓言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元末的社会生活,批判了元末的暴政。如《瞶》章的《养狙者》,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贪婪成性,指出他们的欺骗,最终必然要遭到觉悟了的人民的反对。其他如《卖柑者言》通过作者和卖柑者的对话,深刻地揭露了元代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也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他的诗作古朴雄放,也不乏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关心人民疾苦的作品,如《买马词》、《北上感怀》等。长诗《二鬼》描绘了管理日月的两个鬼违背天帝意旨,重整天地,为人民安排新的生活环境的故事。想象丰富奇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实则是借二鬼以喻自己和宋濂,是通过这个神奇的故事来表现他们在动乱中重建儒家封建秩序的幻想。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立,自号青邱子。他少有才名,博学工诗,与杨基、张羽、徐贲一起被比为“初唐四杰”。洪武二年被召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后升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就,归乡隐居。朱元璋以为他不肯合作,值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故宫废址修建官署,被诬为“有异图”,高启曾为魏观代拟《上梁文》,朱元璋就借此将他腰斩于市。死时只有三十九岁。著有《青立高季迪诗文集》25卷。高启的诗众体兼长,又不取法于一家,他才华横溢,笔力雄健,对现实有所不满,诗中颇多寄托,因而成就较高,是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出身贫寒,对农村生活较为熟悉。他的乐府诗写得朴素而又有乡土气息,充满了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关怀。如《养蚕词》、《田家行》、《牧羊词》、《打麦词》、《采茶词》等。他的歌行体诗最能表现他的诗歌特色和艺术才华。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以豪放、悲壮的笔调,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通过深沉的历史回顾,引出了对祖国河山获得统一的喜悦。全诗波澜壮阔,一气呵成。再如《青立子歌》,模仿李白,写出了诗人自己不羡功名富贵,不为礼法所拘的疏狂性格。他的七律,虽然不外登临、怀古、赠答之类,却表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如《清明馆中诸公》,写清明节光景与思乡之情融为一体,涵浑从容,接近盛唐诗人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