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革命民主主义政治家,第三党的缔造者和领袖。1895年3月1日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字择生。少年时代受革命党人邓铿(字仲元)影响,立志学军事。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0年应邓铿之邀,投粤军。曾任工兵营营长等职,为邓铿左右手。1922年,邓铿被陈炯明暗杀,邓演达继续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孙中山建立广东大元帅府,邓演达升任粤军第四军一师三团团长。为保卫大元帅府,先后参加讨伐桂军沈鸿英叛乱、滇军杨如轩和杨池生叛乱,及击退陈炯明部进扰等战役战斗,屡建战功,深受孙中山器重。
1924年国共合作成立。邓演达衷心拥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革命政策。参加黄埔军校筹建工作,建校后任教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此间,同共产党人紧密合作。因受蒋介石排挤,于同年8月离校出国深造。1925年初抵德国柏林。在那里博览群书,同旅德的中国共产党人交往,并与孙炳文等组成国民党旅欧支部。1925年冬,取道莫斯科回国。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随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主持校务。与蒋介石共事以大局为重,遇事秉公直言。与共产党人密切合作,支持政治工作。中山舰事件发生,受蒋监视。不久,被蒋调往潮州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教育长。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邓演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依靠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北伐军攻下武汉,邓演达留武汉继续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并兼任总司令部武汉行营主任;派郭沫若前往江西,代表总政治部主持工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成立,兼代理校长(校长蒋介石)。湖北省政府成立,兼主席。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及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分裂革命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及中央农民部部长。还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后又当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兼主席团成员。
邓演达是国民党内最支持与重视工农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对省港罢工等工人运动关怀倍至。关于农民问题的不少观点和毛泽东的意见一致,主张摧毁封建势力,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接受毛泽东等人的建议,在武昌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还主持全国农民协会的筹备工作,领导土地委员会讨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邓演达积极参与领导武汉地区讨蒋斗争。武汉政府第二次北伐,他随军出征,除领导总政治部工作外,并参加指挥作战,深受广大官兵爱戴。
郑州会议后,武汉形势急转直下。汪精卫同各地反动势力串通一气,攻击工农运动。邓演达站在革命工农一边,伸张正气,打击歪风。汪精卫背叛革命,邓演达怀着“十二分痛切沸热”的心情,发表《告别中国国民党的同志们》辞别书和《辞职宣言》,化装成检查电线的工人离武汉出走。
1927年10月,邓演达到莫斯科。同先期抵达那里的宋庆龄、陈友仁等研究,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继承孙中山遗志,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并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发表了《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之后赴欧洲等地做社会考察。
1930年5月,邓演达回到上海。这时,他一方面洞识蒋介石国民党的实质,主张推翻其反动统治;另方面又不认识中国革命规律,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的正确性,而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同年8月9日,在上海主持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总干事。
第三党成立后,邓演达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工作和军事策动等工作。1931年8月17日,在上海租界被巡捕逮捕,旋被解往南京关押。1931年11月29日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
邓演达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文思如涌,运笔若飞,留给后人很多有重要价值的论著。已编辑出版《邓演达文集》。关于邓演达生平可见褟倩红《邓演达》一文,载《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十七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