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法国作家,文艺评论家。出生于巴黎一个书商家庭。早年加入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巴尔那斯团体,发表《金色诗集》(1873)及诗剧《科林斯人的婚礼》(1876)。后转为写小说,成名作是《希尔维斯特·波纳尔的罪行》(1881),写一个宽厚仁爱的老文献家为搜求古籍到远方旅行,因不谙世故,在营救一个女孩的过程中险些被人暗算,从而表现了学者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九十年代,法朗士创作的社会性加强,他开始接触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重大题材。一八九四年,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指控有正义感的法国犹太军官德雷福斯犯了叛国罪,挑起一场巨大的诉讼风波,激起了法国民主知识界的忿怒抗议。法朗士也起而为德雷福斯辩护,要求为他平反。在斗争中,法朗士认识了资本主义的丑恶本质,接受了社会主义。这个时期法朗士创作的重要成就,是四卷小说《现代史话》,包括《路旁榆树》(1896)、《人体服装模型》(1897)、《红宝石戒指》(1899)和《贝日莱先生在巴黎》(1901)。小说第一、二卷写外省某城市竞选主教的丑恶内幕;从第三卷起反映德雷福斯事件,展开了法国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一场富有戏剧性的斗争的描写。一九〇一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克兰克比尔》通过一个小贩被警察诬陷的遭遇,继续表明作者对德雷福斯事件的正义立场。一九〇四年发表于《人道报》上的长篇小说《在白石上》,倾注了法朗士向往社会主义的热情。晚年,法朗士著有历史名作《霞娜·达克传》(1908)等。一九二一年,法朗士参加法国共产党,同年获诺贝尔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