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1593—1657),明清之际历史学家。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今海宁)枣林人。夙有志于明代史事的编修,《国榷》乃其编纂的编年体明代史。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四卷。迁初不满诸家编年体明史之讹陋冗繁,又嫌明代历朝实录颇多忌讳,致史实失真。遂以实录为蓝本,参阅有关明代史籍百余种,整理史料,考订史实,编成是书。天启元年(1621)动笔编写,六易其稿,天启六年杀青。所记史事起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止明天启初。清初又续补崇祯、弘光两朝故事。顺治四年(1647),未及刊行,书稿被窃,迁发愤重著。顺治十年,携稿入京,居京两年半,遍访降臣、皇亲、宦官及明公侯门客,搜集遗闻;又大量征集明代邸报、公文、方志,充实订正《国榷》。谈迁继承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著述时广征博采,但又不盲目轻信,凡实录及诸史所记不实之处,均予指明。是书订讹正误,史料价值很高。尤其是明万历以来,关于建州女真发展情况和后金同明朝之间关系的记载,为他书所少见,史料价值更高。是书叙述文字过简,脱稿后未作仔细复审,前后内容有失照应,甚至同一事件先后叙述不一,且于灾异祥瑞着力赘叙,是其短处。是书从天启元年开始编写,到顺治十三年完稿,历时三十五年,迁一生主要精力多倾注于《国榷》中。系统了解可读吴晗《谈迁和国榷》(《北游录》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