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国文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文学,首先是跨时代的和新起的现实主义作家(肖伯纳、高尔斯华绥等),坚持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方向,创作具有社会批判意义和道德批判意义的作品。同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又由于新生力量的登上文坛而增加了活力。新进的现实主义作家有曼斯菲尔德、奥尔丁顿和克洛宁等。曼斯菲尔德是卓越的短篇小说家,作品以描写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琐事为特色(《幸福》、《鸽窝》等)。奥尔丁顿由于写了著名长篇小说《英雄之死》而成为“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员。克洛宁的主要作品有《群星俯视》和《王国的钥匙》等。他的创作接触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主题,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反映更为直接和深刻。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英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历了一场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危机加剧了劳动人民的贫困化,激起了工人运动的新高涨。在危机的年代,共产党员加强了自己在工人群众中传播革命思想的活动,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包括在文艺领域的影响,出现了象福克斯和考德威尔这样的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促进了新的无产阶级文艺和左翼进步文艺的发展。三十年代英国文学的显著成就,是出现了工人阶级小说。写作这些小说的都是工人作家。一般说来,三十年代的工人阶级小说和左翼文学,在艺术上尚欠成熟。但爱尔兰小说家和剧作家奥凯西的创作却十分卓著。他的创作题材广阔,和爱尔兰人民和工人阶级的斗争紧密相连,艺术上又探索新手法,具有很高的成就。他是多产作家,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战后,重要作品有剧本《朱诺与孔雀》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英国文学中的特点之一,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英国出现了两位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和维吉妮亚·伍尔芙。乔伊斯是意识流小说的创始人。他早期创作现实主义小说集《都柏林人》。大战期间发表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已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大战后的一九二二年,发表了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尤利西斯》。一九三九年的小说《为芬尼根守灵》否定人类进步,艺术上充满神秘主义、晦涩难懂,充分暴露了他的现代主义创作的消极性质。维吉妮亚·伍尔芙的著名小说《到灯塔去》、《海浪》等,在剖析人物的隐秘心理和采用内心独白方面,细腻深刻。劳伦斯的创作在现代派文学中别具特色,他善于用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和潜意识理论解释主人公的行为动机。但客观上具有社会批判效果。他的代表作是《儿子们与情人们》和《贾泰莱妇人的情人》等。二、三十年代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另一表现是出了两位著名的后象征主义诗人——托·斯·艾略特和叶芝。前者代表作是长诗《荒原》,后者的代表诗篇是《驶向拜占廷》和《心愿之乡》。艾略特还是西方现代批评流派之一——“新批评”的奠基人。

总的看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坛,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种文艺思潮并峙,各有发展。这种情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五十年代开始发生变化。当时,由于老一代现代主义作家乔伊斯、伍尔芙和劳伦斯去世,现代主义文学势头减弱,不如两次大战期间那么兴盛;而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则有增无己。首先是战前开始文学活动的一些作家继续用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在左翼文学方面,除奥凯西发表新的戏剧和小说作品外,又有杰克·林赛的总名为《关于英国道路》的四部小说《被出卖了的春天》、《抉择的时刻》、《本地居民》和《一八四八年的人们》为无产阶级文学增添了新的光彩。在五十年代用现实主义方法写作的老一代作家中,影响最大的是三个人:格林、伊夫林·沃和斯诺。格林是当代英国资历最老、声望最高的作家。他的创作丰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名著有长篇小说《问题的本质》和《人的因素》等。他的作品反映现实而又富于心理分析特色。他本人是天主教徒,笔下人物带有宗教色彩。伊夫林·沃,也是一位天主教作家,代表作是总题为《荣誉的剑》的三部曲。查尔斯·珀西·斯诺,一生创作坚持严谨的现实主义基调,反对现代主义倾向,代表作是总题为《陌生人和兄弟们》(1940-1970)的包括十一部长篇的一套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坛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戏剧领域兴起了一个叫做“愤怒的青年”的文学流派,该流派得名于作家奥斯本一九三五年发表的轰动一时的剧作《愤怒的回顾》。该剧奠定了奥斯本在战后英国“新戏剧”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愤怒的青年”的其他成员多属小说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约翰·韦恩。他的小说《大学后的飘泊》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兴起的标志及代表作之一;金斯莱·艾米斯是以小说《幸运的吉姆》闻名的。另一位代表作家是约翰·布雷恩,他是名噪一时的小说《往上爬》的作者。《愤怒的青年》作家大都出身下层,他们的创作基本上恪守现实主义传统手法,有一定的揭露批判性。

五十年代末,英国出现了一些工人家庭出身的作家代表工人利益写作的工人小说。代表作家是西利托和斯托利。前者代表作是《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上》;后者的重要作品是《如此体坛生活》。

就诗歌来说,战后英国诗坛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运动派”的兴起。这一流派和戏剧小说领域的《愤怒的青年》有密切关系。它也强调继承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反对现代派的反理性主义。“运动派”诗歌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拉金。他于一九五五年发表的诗集《很少受骗的》,被视为“运动派”诗歌兴起的标志,属于这一流派的其他诗人是金斯莱·艾米斯、约翰·韦恩、恩赖特、托姆·格恩等。

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面临战后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的知识分子受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冲击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开始对人的处境的探索发生兴趣。他们中的一些小说家在自己的创作中把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同寓言的形式结合起来,因而被称为“寓言编纂家”或“哲学派”。这一创作流派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当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她的代表作是《在网下》,这一流派的其他重要作家是:约翰·福尔斯、安格斯·威尔逊、多丽丝·莱辛。“寓言编纂家”的小说家的创作在文学上反映出法国“荒诞派戏剧”以及“新小说”的影响,形式上具有神秘怪诞的特色。同时,英国也有自己的荒诞派作家(品特)。最后,作为法国“新小说”及结构主义影响的反映,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期,英国文坛出现了一个所谓“形式革新派”。这一流派热衷于小说形式的实验,反对墨守传统手法的陈规旧套,主要革新小说的创作方法。它的代表作家是约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