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文学主张

王充(27—101?),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出身贫寒。曾在太学读书,老师是班固之父班彪。他读书刻苦,过目成诵,“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他的代表著作《论衡》是我国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谈到《论衡》一书宗旨时公开声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佚文》)王充的《论衡》没有专论文艺问题,但在不少地方却表现了他的文学主张。首先应该提到的是王充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作家的责任感。他说:“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哉。”(《佚文》)主张文人之笔应“劝善惩恶”,“匡济薄俗”。正因如此,王充又进一步认为“真”是审美判断的标准,如果以“虚妄”之美为美,就是错误的审美判断,要努力使“华伪之文灭”。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他主张“外内表里,自相副称”,“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生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同上)内容起决定作用,但要靠一定的形式去表现,所谓“情见乎辞”,“物以文为表,人以文为基”,即是说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文章的语言方面,王充主张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结合起来,要用便于表现内容的通俗流畅的语言写文章。他说,“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以使“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批判了“隐闭指意”,“文必艰深”的流弊,批判了当时文坛“尊古卑今”的不良倾向,主张时代变了,语言也应有所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显示了王充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发展的眼光。在反对当时流行的盲目厚古之风时,王充明确提出文章应有独特之处,不应因袭古人和盲目模仿,要有所创造和前进。他说:“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各以所禀,自为佳好……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这显然是对那些崇古模拟,墨守成规而反对创新者的有力批判。王充进步的文学主张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