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是备受关注的元代文学家、诗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代是新时期的起点:此前文学作品的体裁,主要是诗歌与散文。自元代开始,四种文体:诗歌、散文、戏曲、小说齐聚文坛。
元代的国策之一,是区分治下的人群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是元朝的创立者。色目人,是中国西北以至西亚、欧洲的较早归附蒙古的民族,大致等同于西域人。汉人,是汉族为主的北方民族(包括女真、契丹、渤海等)。南人,指原南宋区域的汉族与其他南方民族。
元代对中华文明史的贡献,在于将单一的民族文化,转换为大华夏区域的文化。借助汉语为蒙古、色目等母语非汉语民族的社区交际语言,用汉语写作文学作品(“双语文学”)是元代文学与文化的特点。
元代文学除四种文体具备,还有中国历史上代表性最广泛的作家队伍,用汉语写作、并有作品流传至今的文学家,包括汉族、蒙古族、畏吾(回鹘)、唐兀(河西)、西夏、吐蕃、康里、撒里、大食、钦察、回回(回纥)、葛逻禄、乃蛮、渤海、契丹、喀喇契丹(西辽)、中山、阿鲁浑、克列、塔塔儿、雍古等数十个民族的人物,还有来自拂林、天竺等地的侨民。上述情况,除元代,中国文学史从未有过。
以信仰而言,元代以前,只有儒、释、道作家,元代则扩大为也里可温(有基督教背景)、答失蛮(有伊斯兰教背景)与儒、释、道共处文坛。
元代诗、文、戏曲、小说四种文体之中,以往对元诗的文献积累相对较少。据编辑《全元诗》的前期文献普查,元代至少有五千一百位诗人,流传至今的诗超过十三万首。
文献普查证实:诗人仍然是元代人数最多的文学群体,诗歌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情感的重要通道,是社会生活的“调色板”。相对而言,元诗历来受到研究者忽视,甚至认为“元无诗”(元诗不能与元代其他文体并立,元诗也不能与唐、宋、明、清并称),这种看法与元代文学的实际情况不符。在元代,元诗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诗坛成为文人的竞技场所、文化社区。元代科举的时兴时废,反而促进了诗学发展、诗坛兴盛。
清人顾嗣立编刊的《元诗选》,是此前元诗学的主要成果。《元诗选》的成就之一,体现在重视蒙古色目诗人。《元诗选》初集的萨都剌小传,是第一篇元代蒙古色目诗人论,顾嗣立首倡其说:“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贯云石)、马伯庸(马祖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萨都剌)继之,清而不佻,丽而不缛,真能于袁(袁桷)、赵(赵孟頫)、虞(虞集)、杨(杨维桢)之外,别开生面者也。”
中国文学史由作家与作品构成。元代文学,是华夏文学。萨都剌与元代诗歌,是元代文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对萨都剌与元代诗歌的研究,元代文学的整体面貌与作家成就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