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并诗

陶渊明晚年的重要作品。包括“记”和“诗”两个有机组成部分。记在诗前,是诗的序文,亦可视为独立的文章。这篇“记”,首先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以及桃花林的奇异景色。接着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和桃花源中的环境气氛。作者带着赞美和向往的感情描写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生活图景。然后写同桃花源人接触的情况。“先世避秦时乱”等语,从侧面揭示了动乱的现实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进而抨击了残暴的统治者。“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则对秦以来的封建统治表示了大胆的否定。最后写到所谓桃花源在现时世界中是不存在的。这篇记文,以渔人为线索,构思巧妙,故事生动完整,情节新奇曲折,颇具小说特点。想象丰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采用素描手法,毫无雕琢之痕。语言质朴、简洁、清新,不愧是久经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桃花源诗》对《桃花源记》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全诗热情歌颂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无君无臣,没有剥削和压迫,不向官府交纳赋税,人人过着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

《桃花源记并诗》描绘了作者的理想国。它表达了广大农民渴望摆脱现实苦难的强烈愿望,对现实的黑暗社会表示了抗议、批判和否定。《桃花源记并诗》中所描绘的桃花源,显然是一种空想,表现了作者对一种美化的原始社会生活的憧憬。桃花源理想国的产生,既有黑暗的社会现实作基础,从中也可以看出儒家“大同”思想和魏晋以来一些思想家,特别是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这篇记和诗也有它明显的局限性,这就是作品中逃避现实的倾向和幻想中浓厚的复古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