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樵夫杀虎

作者: 曲哲 【本书体例】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祠。夜半,有虎跪拜祠下,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伺于祠外,果见一樵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薪,虎突出丛箐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辟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拔尾,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下。”既至大诟,以死虎示神,曰:“今竟何如?”遂碎其土偶,樵一笑跃上神座,瞑目而逝。

乡人重为建祠,曰邓公庙。

(选自《香祖笔记》卷五)

康熙十五年(1676),余姚县有一旅客在山中行走,夜晚住宿在山神庙。半夜里,有虎跪拜庙下,说着人话乞讨食物,山神以“邓樵夫”许给虎吃。第二天早晨,这客人偷偷在庙外观看,果然见一樵夫经过这里,他就迎住樵夫说:“你姓邓吗?”回答:“是的。”客人就告诉他夜里所听所见的事,警告他不要再上山。邓说:“我有母亲,靠我砍柴为生,一天不砍柴,母亲就饥饿。死生有命,没什么可怕!”说罢前去,毫无顾忌。旅客跟随在他后面窥看。樵夫刚刚开始砍柴,虎突然跳出竹丛。樵夫与虎徒手搏斗数合,拉住虎的尾巴用力来回拽。虎不胜愤怒,震天动地咆哮,猛然一跃,拔断了尾巴,负痛逃去,樵夫追而杀死了这只虎。这旅客迎上去慰劳樵夫。樵夫说:“感谢先生这样重义气,何不引导我到庙下。”一到庙下他就破口大骂,把打死的老虎给神像看,说:“如今究竟如何?”接着就打碎了土制的神偶,樵夫一笑跳上神座,竟闭上眼睛死去了。

乡里的人重新修建这座庙,门额写上了“邓公庙”。

《邓樵夫杀虎》这篇作品,极其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勤劳、勇敢、无所畏惧的樵夫形象。有一个好心人特地告诉他,山神已把他许给老虎作食物,劝他不要再进山砍柴时,他却回答说:“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由此说明,他多么孝敬老人,具有中国人传统的美德,为了养活母亲,就是死了也不怕。他最终不听好心人的劝告,也不顾忌山神的许诺,仍是照样上山,并与老虎进行了勇敢的搏斗,最后把老虎杀死。事情到此,也可以说算是了结了,但邓樵夫并不罢休,他决心还要与山神直接斗个高低。于是他把杀死的老虎拖到山神面前示威,并破口大骂,质问山神:“今竟何如?”表现了他对山神的无比蔑视。“今竟何如?”这句质问沉重有力,其意思是在说:“山神,怎么样?你善恶不辩,人兽不分,狠心许诺老虎把我吃掉,结果,老虎却被我打死了。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可说?你还要把我怎么样?又能把我怎么样?”质问后,紧接着他又把庙里土塑的神像打碎,然后自己“一笑跃上神座,瞑目而逝。”代替了邪恶的山神。

邓樵夫这个形象具有积极意义。山神和虎可以说是社会恶势力的象征,邓樵夫的胜利是善良、正义的胜利。小说告诉人们,恶势力没有什么可怕,只要勇敢地与它斗争,就能斗垮它,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正义和善良的人们的。

在神灵至高无上,统治阶级把自己视作神灵化身的封建社会里,作者笔底下能出现邓樵夫这样的人物形象,的确是难能可贵的。邓樵夫身上所表现的那种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英勇无畏、一斗到底的坚定的反抗精神是值得称颂和学习的。

本篇在写作上运用了象征和拟人的手法,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