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1667—1745),约为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贫苦家庭。入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后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博士学位。一六八八年去英国,先后任私人秘书和牧师,不久又回爱尔兰任牧师。此后曾多次往返于伦敦与都柏林之间,参与社会活动、撰写论文和讽刺文章。《一个木桶的故事》(1704)讽刺了宗教和学术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一七一〇年至一七一四年为托利党内阁大臣编《考查者》报。托利党失势后定居都柏林。著文抨击英国政府对爱尔兰的殖民政策,得到爱尔兰人民的敬重。晚景凄凉,病后瘫痪,逝世于都柏林。《格列佛游记》(1726)是斯威夫特唯一一部小说,为讽刺杰作。分为四卷,描写一个英国医生格列佛飘流到几个幻想国家的经历。第一卷写他在小人国(利立浦特)看到了身高不满六英寸的小人,他们按鞋跟高低分成了两党,誓不两立;皇太子为讨好两党,两只鞋一高跟,一低跟。为吃鸡蛋先打大头还是小头分成两个宗教派别,连年战争,流血成河。这一卷主要讽刺了英国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以及他们的政治、宗教和内外政策。第二卷描写格列佛在大人国(布罗丁奈)的遭遇。他被装进笼子带入宫中送给国王;通过与国王的对话,谴责了英国的政治腐败和侵略战争。大人国的情况表明了作家的正面理想:哲学家当国王,用常识、理性、公正、仁慈治国。第三卷写格列佛在飞岛(拉皮他)等地的见闻,讽刺了从黄瓜里提炼阳光一类的荒唐、脱离实际的所谓科学研究。第四卷写他到了智马国的情况。这里的统治者为智马,他们虽无人形,却有理性,公正、爱好和平;而人形的耶胡却贪婪、淫乱、好战。作家通过对比揭露了现实生活中贵族、资产阶级的种种丑恶。小说情节生动、富于想象,有童话特色;作者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如象征、影射、直接谴责、反语、夸张等,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