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

又叫《书》、《书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书汇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尚书》共有五十八篇,所记史事上起尧舜,下终秦穆公,汇集了虞、夏、商、周统治者部分谈话记录、讲演、命令和宣言,也有追述原始社会末期事迹的篇章。作者是古代众史官,以记言为主。这五十八篇《尚书》,可分为今文和古文两部分。今文三十三篇,有:《尧典》(包括《舜典》,但无《舜典》篇首二十八个字)、《臯陶谟》(包括《益稷》篇)、《禹贡》、《甘誓》(以上为虞夏书)、《汤誓》、《盘庚》(上、中、下)、《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以上为商书)、《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包括《康王之诰》)、《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以上为周书)。古文二十五篇,有:《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汤诰》、《伊训》、《太甲》(上、中、下)、《咸有一德》、《说命》(上、中、下)、《泰誓》(上、中、下)、《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冏命》。后人将《尚书》各篇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例。典,经典的意思,记载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如《尧典》;谟,谋的意思,臣下向国君陈诉意见,如《臯陶谟》;训,开导的意思,如《伊训》;诰,国君对臣下的告示,如《大诰》;誓,誓词,如《牧誓》;命,册命或者是国君的命词,如《文侯之命》。《尚书》在春秋时期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删定有一百篇。秦始皇焚书之后,《尚书》和其它许多先秦典籍一样,在社会上不能公开流传了。西汉惠帝,除“挟书之律”,许多散佚在民间先秦典籍纷纷问世,汉文帝时,在秦代当过博士的伏生传出二十八篇,在济南一带传授生徒,武帝末年,又有河内女子献《秦誓》一篇,这二十九篇都是用汉隶写成,所以称“今文尚书”。数十年后,当武帝时,鲁恭王刘余毁孔子旧宅,从壁中得《礼记》、《论语》、《孝经》等许多先秦典籍,其中也有《尚书》,这些典籍都是用先秦古文(大篆,又称蝌蚪文,籀文)写的,所以当时称《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孔安国整理、校对,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九共》分为九篇,就是多二十四篇)。《古文尚书》献上朝廷,值巫蛊之祸,未立于学官,到东汉就不流传了。东晋元帝(317-322)时,忽然有豫章内史梅赜(一作颐),奏上所谓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比伏生的《今文尚书》多二十五篇,与汉时的《古文尚书》不同。又分《今文尚书》二十九篇为三十三篇,并《书序》共五十九篇四十六卷。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与伏生的《今文尚书》,相当长时间里,在世上并行流传。到宋代,吴棫、朱熹对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真实性发生了怀疑,元代吴澄、明代梅鷟相继抉择,指出梅赜《古文尚书》许多破绽,到了清代,阎若璩做《古文尚书疏证》,最后把梅赜《古文尚书》之伪作,定为铁案,惠栋又著《古文尚书考》对阎说加以补充。这样,《古文尚书》又称《伪古文尚书》。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又列举证据,辨明孔安国所献《古文尚书》及《书序》也是伪作。总之,两千年来围绕今、古文真伪问题发生过许多争论,这些争论往往与当时的政治斗争联系着。当然《伪古文尚书》并不是毫无依凭的胡编乱造,也有史料价值,只是在使用时,要严加考订罢了。清阮元所刻《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与古文的混合体。研究《尚书》的学者从汉代以来历代不绝,据统计,光是宋元明清以下就有五百多家,清代学者研究成果尤其显著。清代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三十卷,采辑汉魏隋唐旧注,兼取清代王鸣盛、江声、段玉裁的研究成果撰成,是注释《尚书》较完备的本子。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惠栋的《古文尚书考》,崔述的《尚书辨伪》都是著名的辨伪著作。近人陈梦家的《尚书通论》,张西堂的《尚书引论》,杨筠如的《尚书覈诂》,曾乾运的《尚书正读》及顾颉刚的若干论文,都是研究《尚书》的重要学术成果,台湾出版的屈万里所作《尚书注译》亦便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