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简称民革。爱国民主党派之一。1948年1月成立于香港。主要由中国国民党中的民主派和爱国民主分子组成。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先后任民革主席。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国民党内坚持爱国民主立场的人士,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进行抗日救国和民主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国民党内的民主派为主,形成了两个爱国民主政治组织。一是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5年10月成立于重庆,主要负责人有谭平山、陈铭枢、柳亚子、王昆仑等;一是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1946年春成立于广州,主要负责人有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这两个组织都和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行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卖国的爱国民主斗争。1947年,民联、民促的领导人和一些爱国民主人士聚集香港,12月下旬,举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48年1月1日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脱离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大会选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中规定,民革以实现革命的三民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幸福的新中国为最高理想,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对内对外政策为基本原则,以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和平为当前的革命任务。

1948年5月,民革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积极推动和组织中国国民党内部的爱国民主分子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推动国民党中爱国将领起义,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1949年,民革、民联、民促分别派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李济深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年11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决定自16日起,民革、民联、民促以及党内其他民主分子,都团结在一个统一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之内,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传统,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而奋斗。原国民党中的著名人物程潜、张治中、邵力子等被选入民革的领导机构。民革主要工作和活动重点是国民党军政人员中的爱国民主人士及与国民党有历史关系的上层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民革同共产党合作,广泛团结和推动原国民党军政人员以及同他们有历史联系的人士,在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民革的社会基础和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自己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1979年10月,民革举行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民革今后的任务是充分调动成员及所联系人士的积极性,努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