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私塾”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私塾”是我国古代民间的教育机构,其对象多为儿童。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属于用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私塾的学生并没有入学考试,只要征得先生同意便可入学。入学前,需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并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作为拜师礼。

私塾规模通常不大,少的只有几个人,多的也不过二十余人。私塾的教材,就是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若需进一步学习,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

私塾在秦朝曾被停废过一段时期,此后便一直延绵两千余年,它与官学相辅相成,都为人才的培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私塾便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