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成竹在胸与身与竹化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成竹在胸与身与竹化

“成竹在胸”这一命题见于苏轼《画筼簹谷偃竹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这段文字论述了文艺美学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审美意象的整体性,竹从始生开始就节叶俱在,因而绘画者亦应孕育成竹(整体的竹)在胸中,孕育成熟时一气呵成,而不能今天加一叶,明天加一节,拼拼凑凑是不会画出有生气的竹的。与此相适应,当审美意象在胸中孕育成熟,呼之欲出时,必须抓紧时机, “振笔直遂”,否则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说的审美意象的不稳定性与艺术表现的瞬间性。审美意象长期孕育而成于瞬间,而审美意象成熟时必须及时把它表现出来,过早则不成熟,过迟则又失之。所以艺术表现能否及时抓住时机,确是成功的一大关键。

“身与竹化”也是苏轼最早提出的,他有一首诗说: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身与竹化”实际就是艺术创作时审美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达到“忘我”的境地,因而这实际论述的是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注意指向。当主体的审美注意高度凝注于对象,审美情感移入对象,从而达到高度的统一,这时的“竹”也就成了“胸中之竹”, “意中之竹”,是主观化、情感化了的竹,而不是自然形态的竹了,这样创作出来的竹才能气韵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一个富有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对艺术的真谛有深入洞察的艺术家,苏轼“成竹在胸”与“身与竹化”的命题涉及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大的实质性问题,在今天仍有深刻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