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新小说派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新小说派

亦称“反小说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本世纪六十年代影响遍及欧美、日本等国。主要代表作家有阿兰·罗伯—葛利叶、娜塔莉·萨洛特、米歇尔·比托尔和克罗德·西蒙等。

该流派受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很深,同时也受当时盛行的各种现代主义文艺流派的推动,另外,西方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对其也有渗透。在两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各种精神危机面前,该派作家们突出地感到现今的人类社会是“物的世界”,人皆处于物质的包围之中,物成了人的主宰,而且“与人毫无共同之点”,人只能通过视觉看到物的外表,不能凭主观情感赋予它以任何意义。因此,在理论上他们激烈反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反对“固守过时的技巧”,认为时代发展了,一切传统的小说创作原则和方法均告过时,必须建立全新的小说体系。他们主张小说应该或是纯客观地、不加任何解释地去记录“物”;或是着重表现人的“内心活动”和下意识、潜意识。总之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塑造人物形象或构思完整的情节,更不在于表达政治倾向、道德观念等,而在于写出“一个更实在的更直观的”、纯属物质的世界,或是探索人尚未发现的领域——人的潜意识中的“深在的真实”, “重建一个纯属内心世界的时间与空间”。在艺术表现方面, “新小说派”很少情节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有意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乃至颠倒和混淆时间、空间,把往事、现实和未来,把回忆、联想、感受、幻觉、意念等错综混合、相互交替地加以叙述抒写;在语言上多用非逻辑的、不规范的语句,追求文字的组合意义及结构的变化,有的通篇不加一个标点符号,甚至有些“新小说”纯粹成了文字游戏。

“新小说派”这种内容上的悲观、彷徨、脱离社会现实,绝对化地否定一切文学传统的特征,是无益于社会进步与文学发展的。它在小说形式上极端的标新立异,以形式为艺术的目的的过激作法,也是不足取的。但他们的革新尝试,还是有研究价值的。 《窥视者》、《橡皮》、 《路过米兰》、 《行星仪》、 《风》等,为这一流派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