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白壁德
欧文·白壁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 美国具有贵族化思想倾向的保守的文艺批评家, “新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毕业于哈佛大学后长期担任教授。著有《新拉奥孔》、《卢梭与浪漫主义》、 《民主与领导》、《批评家和美国生活》等。新人文主义在二十年代的美国大学讲坛上很有势力,曾与以门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展开过长达十年之久的论争,在美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白壁德所著《批评家和美国生活》被认为是新人文主义的宣言。新人文主义以“人的法则”反对“物的法则”,强调理性、道德意志和道德想象力是人的特点和美德。认为由于机械化的完善,将来的人一天只需要工作四小时就能满足物质需要,要想使一般群众自己去聪明地利用从外在活动中解放出来的时间将是枉然的。闲暇要求一种与标准有关的内心努力。人道主义和宗教都要求内省,拒绝神学时不应当把内心生活一同拒绝掉,否则剩下的就只有功利主义的外在活动了,就会导致对物质效果的片面迷信。
白壁德强调文学应该表现“良心理智”、 “自我克制”,文学的作用在于给人以道德的知识。为此,文学必须维护传统。白壁德认为任何一个反传统同时又想要辨别事物的人都差不多不能不承认苏格拉底是老师。他批评对传统性标准的削弱,并把基督教伦理原则、柏拉图对形式的观点及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性的强调都纳入仍需维护的传统。由于白壁德把时代的特殊恶习都归咎于“放纵和破坏度量的法则”,并认为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任何稍为深刻的思想家都认识到直接和无限制的民主,结果都会使自由丧失,终致引起某种形式的专制主义。因此他主张在文学批评上最主要之点在于对待克制原则的态度,任何事物如果只解放了精神而没有相应地增加自我克制的力量,都是有致命危险的。白壁德认为可以根据运用克制原则的程度和性质划分出两种主要类型的现实主义,即宗教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现实主义。当克制原则中断又会有第三种类型出现,这就是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白壁德作为比较保守的、具有贵族化思想倾向的批评家,他把文艺复兴以来的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革新的诗歌等一切有进步倾向的文学潮流和成果,都当作无克制精神的自然主义而加以否定。他认为这些潮流留下的作品,由于没有人道主义的标准,都充满着徒劳无益的和沮丧的气氛,假如它们居然能幸而留传后世,也不是作为文学作品,而只能作为社会学文献资料。
白壁德在《批评家和美国生活》中还特别强调了判断力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并表示不满意美国的文艺批评,指出它虽然能反映出美国民族的创造性气质,但却象孩子一样缺乏一般判断力,是违背了批评即辨别与判断的本义。指出在现在这样的时代连选择一种香烟都处于川流不停的宣传之中,因此一般性的判断力就更加显得需要。现代精神和批评精神实质上是二而为一的。他批评以门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把批评贬低到只是说出某人的艺术爱好或憎恶,把严肃的批评当作自我表现,变成个人的智力杂耍。主张文艺批评需要足够的思考深度和批评的成熟程度,严肃的批评家应该关心建立正确的批评标准,用以准确地观察事物,从而能在两种对立的疯狂中起均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