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赫尔岑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赫尔岑

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赫尔岑(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Герден,1812—1870)俄国作家、文学批评家、政治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莫斯科一大贵族家庭。自幼受十二月党人影响,大学时曾组织政治小组,宣传资产阶级启蒙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834年因宣传革命思想先后两次被逮捕、流放,长达六年。1842年回莫斯科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1847年被迫流亡西欧,先后侨居法国、英国伦敦、日内瓦等地。这期间,他在伦敦创办了《北极星》文艺丛刊和《钟声》报,宣传反对沙俄农奴制思想。1870年1月21日在巴黎逝世。赫尔岑一生不断探索正确的革命理论,宣传革命,四十年代形成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政治上转向革命民主主义立场,晚年又把视线转向“马克思所领导的国际”。

赫尔岑知识广博,对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著述。其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谁之罪》等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列宁称他是“在俄国革命的准备时期起了伟大作用的作家”。他在反对俄国专制农奴制的斗争中,确立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美学观和现实主义文艺观。其主要著述有《科学上的一知半解》、 (1842—1843)、《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1850)、《终结和开始》(1862)、《俄国文学中的新阶段》 (1864)等。

赫尔岑的美学思想和文艺观点的显著特点是肯定审美活动与艺术应同生活、同时代的解放斗争紧密联系起来。他强调美“不能置身于自然规律之外”,但只有对社会的人才具有意义,才是一种“审美的需要”。他确认艺术的基本源泉是社会生活,艺术应该是生活的反映,指出“伟大的艺术家不能不属于他那个时代”。为此,他突出地重视和强调文艺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提出艺术应该成为“向公众诉说自己的愤怒的呐喊和良心的呼声”的论坛,艺术家应该“强烈地体会他当代的悲哀和问题”, “应该揭开社会的病理”,否定“现存秩序”,批判生活的不良现象。他批判同艺术“格格不入”的市侩精神,反对“为金钱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正是从这样一些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想出发,他深刻地论证: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思想体系虽然一度生气勃勃、真实优美,但除了他们的属于真理的因素应作为遗产继承下来外,他们已经属于过去, “在现代世界中是没有地位的”。由现实主义取代它们已经成了历史的必然。现实主义不同于古典主义,不同于浪漫主义,一也不是两者机械的混合,它是吸收了两者的长处, “专心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专心于社会问题、专心于科学的时代”的“另一套东西”。

此外,赫尔岑对艺术的一些规律特点也多有论述,如指出艺术“主要是美的均衡适度”,艺术的特征是“想象”,艺术家的思想“由语言表现出来,体现为形象”,正面典型是理想和美的表现,“笑”的审美意义在于它“是反对一切过时的旧事物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