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潘诺夫斯基
艾尔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 是美国德裔犹太学者,西方著名艺术史家、美学家。格尔格·穆萨姆在一本为艺术史研究者开列书目的指导手册中指出,潘诺夫斯基的名字“是任何研究艺术和艺术史的人都应该熟悉的。”潘诺夫斯基在1914年于德国弗赖堡(巴登州)获博士学位。1921年在汉堡大学任编外讲师,1926年在该校升任正教授。于1931年开始往返于大西洋两岸,轮流担任德国和美国的艺术史教授,直到1933年,当他在美国任客座教授时被纳粹解雇,自此留在美国担任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当时美国的艺术史研究刚刚由自发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由于潘诺夫斯基及其他移民学者的努力,美国的艺术史研究遂有了长足进步。他不无庆幸地回忆这一情况时说,他“感到幸运”的是作为客人而不是作为难民来到美国的。
潘诺夫斯基的主要著作有:《丢勒的艺术理论》 (1915年)、《丢勒作品中古代人物的姿势》(1922年)、 《十字路口上的赫克利斯》 (1931年)、 《圣象学研究》 (1939年)、 《哥特建筑和经院哲学》 (1951年)、《尼德兰早期绘画》 (1953年)、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1954年)、 《文艺复兴与其他文艺复兴》(1960年)《作为艺术评论家的伽利略》(1955年)、 《墓地雕刻:从埃及到贝尔尼尼的变化》 (1964年)以及《视觉艺术的含义》 (1955年) 。
潘诺夫斯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观点有两大突出特点。首先,他强调对历史、神话、宗教、文学和各种典籍文献的研究,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其次是他注意把美学理论和审美分析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有一种近似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此外,他的著作在许多地方都体现了一些辩证的思想方法。他曾说:“如果没有历史例证,艺术理论将永远是一个关于抽象世界的贫乏纲要。……如果没有理论方向,艺术史将永远是一堆无法系统表达的枝节。”根据这种思想,他把审美理论与考古研究、把艺术史实与艺术理论、把一般历史概念与具体艺术史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潘诺夫斯基的美学思想属于艺术史美学,在西方近代美学中是有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