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庞德
艾兹拉·庞德(EzraPound,1885—1973) 美国诗人、评论家。1885年10月30日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海利。曾在国内大学任教。后离美赴欧,长期居住在伦敦、巴黎。1910年前后,吸收了日本俳句和短歌的特点,并集合了一批作家诗人,创立了诗歌“意象主义”风格,成为“意象派”诗歌的中心人物,影响较大。1924年去意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荒谬地认为可用法西斯主义肃清西方文化中的陈腐成份,积极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宣传,攻击美国作战政策,被美国政府控为叛国罪,后被美军俘获,监押。1958年获释后返意大利定居威尼斯。1973年11月1日去世。
庞德于190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后,既写诗歌、散文,又搞理论批评,还曾翻译过日本戏剧、中国古诗。他的重要诗作有《生命与接触》(1920)、 《诗章》(1912—1972)其中《比萨诗章》获1948年博林根诗奖。他的另一首短诗《在地铁车站》被认为是意象派的代表作。他的重要理论批评著作有《文学论文集》、《严肃的艺术家》(1913)、《罗曼司的精神》 (1910)、 《读诗ABC》等。
庞德艺术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必须真实、必须准确。他认为艺术研究的对象是“人性和个性”,而“衡量一种艺术的标准便是它的精确性”,诗歌就是要捕捉和创造一种“意象”,以准确的客观形象描绘代替主观情绪的抒发,以准确的物质关系象征非物质的关系。对“意象”,他解释为“是一刹那时间中理智和情感的复合。”“只有情感才能持久”,只有把情感意绪溶于形象才能造成意象,只有“准确的意象”才能使情绪找到它的对等物。他把意象提高到艺术表现的最高层次,认为意象并非一个思想,而是一个发光的结节,一个旋涡,许多思想不断从中升起,或深入其中,或穿过它。 “在一生中能有一次表现意象,也比制造出无数卷作品要好得多。”从这些基本思想出发,他提出人是反复变化、彼此不同的,艺术就在于适应不同的个性需要,它“不要求任何人去作什么,去想什么,去成为什么”,进而推出人类理想不能建在“人皆相同”的理论和假设上,那么就唯有艺术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创作需要批评,但不要教条, “批评不是一种定义限制”,批评也是“个人之见”,关键是要说出“真心话”。
根据真实的程度,他把艺术分为“好艺术”,即“作真见证的艺术,最精确的艺术”,它能使人“认清人的内在本性和处境”;坏艺术,即“最不精确的艺术,就是做虚假报告的艺术”,这是“撒谎”,是“不道德”的。从艺术给人以认识的思想出发,他还提出,憧憬美,对美的崇拜是“治疗”的艺术,描写丑,对丑的崇拜是“诊断”的艺术,二者并不矛盾。在自由诗和艺术技巧方面,他提出不用无益于表现的词,要“用连续的音乐性语词写诗,而不用连续的节拍”, “事物组成的韵律比现成的格律更美”, “写得好就是控制得恰到好处”,技巧“就在于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事你想要作的事。”
西方文坛认为庞德是“现代文学中最富有色彩、最易引起争议的人物”,他曾帮助许多后起作家成为英美文学的大师,他的艺术思想,特别是对“意象”的特殊功能的解释,对现代诗的结构和一些诗人的风格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