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俗语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俗语

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使用的一些通俗、 简洁的传言, 一般称之为俗语。 俗语包括寓意深刻、 形式完整的谚语, 还包括具有特殊形式的歇后语、 以及其他定型化的简短俗语。 这是各族人民在生活中锤炼的语言精华,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谚语是一种含有认识作用或哲理意义的民间俗语。 它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词语总结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 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它包括有关时令、 气象、 耕作技术、 家禽饲养的农谚。 如“雷公先唱歌, 有雨也不多” , 反映了生产和自然现象的某些规律。 此外, 反映社会生活和斗争经验的谚语, 如“衙门口朝南开, 有理无钱莫进来。” “欲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 “三人成市虎。 ”等等。 还有一些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如“人心齐,泰山移”, “浇树要浇根, 交人要观念。 这些谚语在指导人们生活,培养人民道德品质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谚语形式精炼, 常用一两个短句来表现生活的道理。 结构匀称、整齐。有的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和安排句式的: 如“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有的用比喻来表现事物的本质, 如“瘦死的骆驼大如马。”有的组成很好的对仗, 如“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谚语节奏鲜明韵律清晰, 和短小的歌谣相似。 因而古代学者常将谣谚编入集。

歇后语, 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的民间俗语。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 前半部分是假托, 是比喻。 后部分才是目的、 是说明。 使用时往往先说、 或只说前一半, 然后自然引出和它紧密相关的后半部。 由于中间有个间歇, 所以才称它为歇后语。 如“狗逮耗子——多管闲事”,“老虎戴念珠——假慈悲”。 歇后语的艺术特点主要是比喻, 在比喻中往往描绘群众熟悉的事物, 以显示目的语的特征: 如“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有的歇后语的假托语, 往往提供谐音的材料: 如“上鞋不用锥子——针好 (真好) ” , “外甥打灯笼——照舅 (照旧) ” 。 这些在口头上传述的歇后语,生动而有趣,表现了群众运用语言的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