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谢林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谢林

费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Friedrich WilhelmJoseph von Schelling, 1775—185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出身于牧师家庭,在大学学习过神学和哲学,毕业后当过家庭教师,先后任爱尔兰根、慕尼黑、柏林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自然科学体系初稿》, 《先验唯心论体系》 《论造型艺术对自然的关系》和讲稿《艺术哲学》等。

谢林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美学体系。他是从信仰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转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灵魂”按照一定目的创造出来的,存在和意识都同一于“绝对同一”之中,因而,他的哲学被称为“同一哲学”。他就是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考察美学和艺术问题的,强调美和艺术是绝对的象征和体现。他认为主要有三种理念:真、善、美。真是必然性,善是自由,而美则是二者的结合。美把真的科学知识和善的道德行为,综合实现在艺术之中。因此,在谢林看来,艺术高于哲学。这里的艺术不是指特殊现象的艺术,而是指具有艺术形式的宇宙,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件艺术品。关于如何认识宇宙最内在的本质的问题,他认为,只有通过直觉,从事物的本身,从事物的内部来认识事物。这样的直觉,谢林称之为艺术的直觉或审美的直觉,这种艺术直觉的特征是有意识的活动和无意识的活动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艺术直觉来自于灵感,具有灵感的人就是天才,这样谢林就把天才和灵感看成是艺术创造的唯一源泉了。

从这种唯心主义美学观出发,他反对摹仿自然,也反对摹拟古希腊的“范本”,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描绘真正存在的东西”,即绝对精神。关于艺术的分类,谢林认为,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绝对精神从物质形式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艺术发展愈高,就愈能超过物质的东西。因此,在造型艺术中,雕刻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雕刻所运用的媒介是物质的东西,绘画运用的媒介是光线和色彩等没有实体的精神性的东西,因而绘画高于雕刻。关于神话和艺术发展的关系问题,谢林认为,哲学的题材是理念,艺术的题材则是神话,艺术是通过对于神的描写,来象征地表现绝对的。神既是特殊的,又是一般的,因而神话是特殊和一般的统一,艺术是特殊和一般得到统一的神话。

谢林的美学思想给德国、英国的消极浪漫主义以深刻的影响,近代资产阶级的直觉主义,神秘主义,反理性主义,严格地说,都从谢林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