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香樟》张雪华散文赏析

白露之后便正式入秋了。

丝丝凉风穿过密密的香樟叶吹拂到阳台上,偶尔捎来几片樟叶,硬硬的、有墨绿的光泽,嗅一下也会有一缕独属香樟的气息。每当此时,我会很庆幸自己的家与近旁一片古香樟林为邻。一天我倚靠在顶层的阳台,伸出手似乎可以触摸到空中伸展过来的香樟虬,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在此刻实现了一个许久以来的心愿。

我是一个安静、喜欢独处、有时还喜欢遐想的人。读书,在我来说不仅用来充盈时间,更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我常会设想各种情景的读书,最惬意、最舒心的情景是什么呢?是有一间黛瓦白墙的小房子,外面一个有树有草的小庭院,端坐在窗下读书,推开窗,满院的绿意扑面而来,正切合我读书的心绪,心中便有天地唯我独存的清静之感。惟有此,似乎无法安放我读书的心灵!几年后,我在虎形背公园旁安了家,当时此处不是公园,是一片农家杂居地,比较脏乱,似乎也没觉得香樟的存在。一切都那么随意,当此处呈现一座绿意盎然的公园,它似乎猛然间走进了我的生活。一個春天的清晨,我到阳台晾衣,抬眼见香樟叶织成的如伞盖般的绿网铺开在眼前,我豁然开朗了,这不正是最惬意的沉醉于书海的境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有很多时候,我们会目不斜视地只专注自己追求的目标,并且要完美地实现,才会心安理得,否则便寝食难安。其实,在我们追求的路上有时会有许多类似的风景,只是你不能暂时放下心中的“完美境界”,在错过中却感觉“希望总在远方”而心生伤感。如果我们在追求梦想、希望的过程中,多一些观察、思考,少一些雾里看花,人生的遗憾也许会少很多。

如今,每天清晨享受着香樟林送来的清新空气、天然绿意,心中多了一份珍惜、一份宁静。此时,我注意到楼下住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时常见他不厌其烦地绕着樟树林踱步,有时凝神伫立,有时抬头远眺。见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拿着扫帚,把零星掉落的叶子,归成一个小堆,点一点火,那落叶化灰的烟雾总是勾起我对儿时炊烟的记忆。看着既觉得清闲,又觉得温暖。待火堆凉了下来,老人把白灰洒在树根周围,细雨过后,便不见它的踪迹。几番接触后,得知老人姓瞿,襁褓中随父母从湖南逃荒到宜丰谋生,长大后正赶上改革开放,到厦门打了二十多年工。他说,厦门留给他最深记忆的是一棵大榕树,因为那大榕树形成的绿荫让他时刻想起宜丰枝繁叶茂的古老香樟。因此,他找到了县城中的这一片樟树林,在它的近旁买了一户低层楼房住了下来,离开热闹的大都市,回归原本的成长地。是为了了却那份乡思,还是要守护少时留下的印迹,抑或两者都有。他说自己忘不了少时十几个小伙伴手拉手怀抱香樟粗壮躯干时的大呼小叫,忘不了凉风习习月照林间之时赤膊干膀子的父辈叔辈们“把酒话桑麻”的情景。而他的这些记忆不也正是我们儿时生活的写照吗?是啊,这些遍布家乡、遍布江南的香樟树,它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静静地站在那里,不言,不语,却顽固地温情地留住了你的年轮、你的印痕,那是一份怎样长久、悠深的牵念!无论你是外来者,还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只要它那片绿荫笼罩过你,只要它那沙沙飞舞的叶子袭扰过你,只要它那硕大的树洞曾做过你的“避难港湾”,你就把你的喜怒哀乐寄存在了某一片沾了雨露的叶子或是某一片阳光下晃眼的叶子。待到来年春天,它累了,倦了,飘落大地,回归泥土,不经意间你的情怀就会深扎在这片土地中,这也许就是乡情,带有泥土气息的乡情。西北人出生时要用绵绵土洗新生婴儿的身躯,为的是让他走进人间的第一步就把乡音的气味融入体肤。出外闯荡的游子,要带一抔家乡的泥土,为的是泥土中的牵挂和念想。

试想,当一棵小香樟树苗开始迎接第一缕微风时,它哪里会想到要跨越百年千年的风霜才能长成参天古木?这漫漫长河中伴随它的是什么?是风霜雨雪,是云卷云舒,是飞鸟花虫,是一代蹒跚学步到耆耋老者,是一代青丝又成白发。永不停歇的时间积淀出它的厚重,绵绵不尽的生命积淀出它的沧桑。而美丽雍容的香樟树也就成为记忆的影子,情感的载体。

每一片香樟的叶子,每一寸香樟的肌肤,都留下一份情怀。绿荫下,尽是温暖的记忆和虔诚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