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鉴赏

作者: 耿红炎

茅盾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赞》是茅盾一九四〇年三月写下的脍炙人口的散文诗名篇。

四十年代初,抗战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寇对我华北根据地的扫荡更加疯狂了。而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却深入敌后,坚持斗争,紧密团结,艰苦奋战,为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顽强拼搏着。《白杨礼赞》便是作者献给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一曲热情洋溢的颂歌。

这篇抒情佳作包含着作者丰厚的生活实感,这要归功于他创作前在解放区的那段可宝贵的生活体察。一九三八年底,茅盾应邀赴新疆讲学,由于军阀盛世才大批捕杀革命者,茅盾遂离开新疆到了延安。在延安,他目睹了解放区军民健康团结的精神风貌和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联想国统区的现实,产生了无限感慨和炽烈的激情。茅盾以浓郁的情思和敏锐的洞察力,抓住西北高原的普通植物——白杨的形象,赋予它以独具的生命,通过对它的礼赞,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反对压迫争取解放的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作品开篇点题,用简短有力的感叹句为“礼赞”定下了热烈奔放的基调。接着,作者将笔轻轻宕开,用大段文字描绘西北高原的景色。这里有高原的色彩描写——黄绿错综;有平面瞭望——无边无垠;有近景观赏——绿波麦浪;有远景展示——远山连峰。经过多角度描绘,一幅雄伟壮阔的西北高原风光图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品的画面描写绝非闲笔,而是在为如哨兵一样傲然耸立的白杨作有力的衬托。特别是写到人们在无边的黄绿交错前滋生的“单调”感,更使文章抑扬有致,为白杨的正面出现作了进一步铺垫。

在下一个自然段里,作者以“然而刹那间”为转折,郑重推出了白杨树的形象。这大开大阖的气势,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继之,作者浓墨挥洒,精细刻写它那包蕴生机、引人联想的特征:那“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等等,以丰满的艺术表现构成了一种总趋向,在具体描写与整体构思的和谐中,着意表现白杨那种力争上游的特征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力量。

在对白杨作了细致刻划后,作者进一步揭示了它的象征寓意。他以“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作反衬,突出了白杨那树中“伟丈夫”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的高贵品格,之后,作者以不可遏制的激情一连推出四个反诘句,急促有力,步步进逼,节节深入,直把诗思引向最高潮!至此,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已和盘托出。但作者意犹未尽,他进一步从正面阐说自己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使主题得以层层深化。最后,作者又把白杨同贵族化的“楠木”相比,将自己的态度和那些“顽固倒退的人们”对比,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爱憎。

从艺术构思看,这篇作品熔重大题材于千字短文中,纳深广的社会内容于平凡的物象中,以小见大,取精用宏。从布局看,谨严凝炼而又跌宕多姿,以激昂的赞叹开篇,转写高原风光,曲折中引出白杨并做细致的描绘,而后展开联想,以树喻人,可谓山回路转,峰峦叠出,加以感叹句的前后照应,中间穿插,构成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富有旋律感的艺术整体。以语言观,既有精微的雕琢,又有奔放的挥洒,既有刻意求工的细腻,又有如火如荼的酣畅,可谓简劲多姿,气势飞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