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派。1971年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师范学院研究生班在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努·伊拉吉的指导下对拉美一些文学名著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带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学生们的这些论文以《结构现实主义》为书名,汇集出版。书出版后,在拉美评论界引起强烈反响,作家们也纷纷致力于结构改革。于是,一种新的文学流派——“结构现实主义”便应运而生。
结构现实主义在形式上注重结构的创新。其主要特点是:(1)具有鲜明的立体感。结构现实主义的小说因此又被称为“立体小说”或“全面体小说”。由于“结构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到电影和电视剧中去寻找艺术技巧,创造出了一种多角度和多镜头对话与独白的写作方法,使小说具有鲜明的立体感,象出现在银幕上的电影似的呈现在读者面前。(2)提出了“结构零件说”。“结构现实主义”的作家在文学上实行“现实的再创造”,借鉴了1911年前后以毕加索为代表的法国立体派画的主张,把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解体,然后再由画家以主观的意识加以重新组合的理论。(3)在艺术上采用意识流手法。
秘鲁著名作家巴尔加斯·略萨*于1973年出版小说《潘达雷昂和女客服务队》,作品在结构改革方面获得引人注目的成果。这个集子被公认为是“结构现实主义”的经典著作,作者被誉为该流派的大师。此外,阿根廷的朱力奥·科塔萨尔*也是该流派的重要作家。
如今,结构现实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文坛举足轻重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