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作品分析

【生卒】:1899—1972

【介绍】:

日本新感觉派*著名作家。大阪市人。他的父亲是医生,曾求学于浪华的儒家易堂,取号谷堂,嗜好汉诗古画。川端自幼身世不幸,两岁丧父,三岁丧母,只好和祖父母回原籍。8岁时祖母亡故。幼年、少年时期的孤苦生活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16岁时,一直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去世了。一个个亲人的接连逝去对他的生死观、孤寂感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称自己这种抑郁、孤寂的心境为“孤儿的感情”。入中学后,他开始立志成为一名小说家,着手学习写作。高中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英文专业学习,次年转到国文专业。1921年,他与大学同学刊行了第六次《新思潮》,在该刊复刊后的第二期上发表了《招魂节一景》,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大学毕业后,他同横光利一*等作家一起结成同人团体,合办杂志《文艺时代》,立意打破文坛旧风习,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创立了新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当时出版的超短篇小说集《感情装饰》(1926)以其构思奇巧、形式新颖,成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作之一。新感觉派的作家后来都从不同方向背离了这一流派的初始追求。川端康成一方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感觉派作家,如《浅草红团》(1929-1930)与《花的华尔兹》(1936-1937)带有某种风俗小说的色彩;另一方面,他又是变化较小的作家,尽管以1931年发表的《水晶幻想》为代表,他曾一度接近新心理主义,援用西方20世纪的意识流*手法,尝试对心理现实的逼真描摹。继初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1926)之后,川端又写出了《雪国》*(1935-1947),战后继续发表了《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湖》(1954)、《睡美人》(1960-1961)、《古都》(1961-1963)等中长篇名作。1948年他出任日本笔会会长,1958年当选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51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60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文化勋章。1968年瑞典文学院以《雪国》、《千只鹤》、《古都》三部作品授予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表彰他“以丰富的感受性、出色的叙述,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精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用煤气自杀身亡。从《雪国》之后的一系列小说中,他步步开掘了自己的文学主题与风格。川端深得东方虚无思想的精髓,极力推崇佛教,视佛典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由于深深沉浸在这种虚幻的超脱性审美追求中,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战争期间他没有随波逐流地转向军国主义。他说,“我的作品战前战时战后没有明显的变化,也没有明显的断层。”但是另一方面,他终身追求的又是一种夹杂着封建糟粕的文化传统。这种美的追求之中既有日本文化独特的纤细感性,又带有作为官能美的极限而出现的颓废色彩。这一总体特征是保证川端文学具有世界性文化价值的重要因素,又是在接受川端文学时难以一分为二地简单取舍的复杂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