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雷,安德烈作品分析

【生卒】:1880—1934

【介绍】:

俄罗斯象征主义*理论家、诗人。原名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布加耶夫。生于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1901年开始发表作品。1903年在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来参加俄国象征派文学运动。和梅列日科夫斯基、勃留索夫、索洛维约夫、勃洛克等人均有交往。不久因勃洛克在其论著《论现实主义者》一文中称赞高尔基,同情“知识出版社派”作家而攻击勃洛克,称勃洛克这一论著是敌视象征主义,谄媚现实主义阵营的“请求书”。十月革命后,编辑象征派杂志《理想家论丛》(1919-1922)。

安德烈·别雷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俄国象征主义的思想与艺术特征。他作品中的基本内容是表现悲观与绝望的情绪。在代表性诗集《余灰》(1909)中诗人这样无力地呻吟:“你在太空消失吧,消失吧,俄罗斯,我的俄罗斯……”在长篇小说《彼得堡》(1913-1914)中他描写1905年俄国革命是“人形的白足虫在蠕动……”。他创作中的悲观主义与绝望情绪,是十九世纪末俄国神秘主义哲学家索洛维约夫“末世论”思想在文学中的反映。他的创作中渗透着一种神秘的情调。这种神秘的情调往往构成安德烈·别雷作品的*第二内容”。他创作的艺术坐标一般都以脱离尘世为其特征。他长篇小说中的心理分析法往往是几何学的。例如他描绘一个沙皇官员的心理:“在最有对称性的线条后面静息下来的他的身躯是一个正方形,他常常长时间地沉溺在棱锥体、三角形、平行六面体、立方体、梯形……这些无所用心的冥想中。”用数学的方法表现艺术美,这是安德烈·别雷独出心裁的艺术创造。在创作中,他尽力把诗、散文、音乐、绘画结合起来。1901年发表的散文诗《北方交响乐》便是这一努力的积极成果。他在诗中经常重复地运用不规则的韵律,发起了诗歌形式的一场革命,这一革命最后由勃洛克加以完成。

诗人其他作品还有第一部长篇小说《银鸽》(1909)、自传体中篇小说《柯吉克·列达耶夫》(1922)、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莫斯科》(1926-1932),回忆录《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1930)、《世纪之初·回忆录》(1933)、《两次革命之间》(1934),诗集《瓮》(1908)。他还曾从事象征派美学的研究工作,最早用数学方法研究诗歌、散文的韵律,著有《象征主义》(1910)、《韵律即辨证与〈青铜骑士〉》等。其他的理论文字还有《小品集》(1911)、《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悲剧创作》(1911)《语言的诗意》(1922)。

别雷的诗开辟了作家从美学角度研究社会与世界,人和宇宙关系问题的新途径,这一点,对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是巨大的。马雅可夫斯基*在《穿裤子的云》中使用的空中艺术坐标,直接来自安德烈·别雷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