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塞尔,盖欧尔格作品分析

【生卒】:1878—1945

【介绍】:

一译凯泽、凯撒。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小品文作家。生于马格德堡一个商人家庭。1894年开始经商,1897年到南美等地从事商业活功,1901年因患疟疾,始返国。治病期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剧作经常演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德国剧作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的戏遭禁。1938年,他被迫流亡瑞士,过着孤独和穷困的生活。后来在瑞士的阿斯科纳逝世。

凯塞尔把自己的剧作称为“思想剧”,他自己也被称为“思维剧作家”。他认为作家写一个剧本就意味着“把一个思想想到底”,“思想应该变成为形象”。所以,他的剧本具有明显的“席勒化”的倾向,作品成了个人思想感情的传声筒。他剧作的主题是多方面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否定,对人失去本质及其价值的异化的极度愤慨,反对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崇拜英雄,探讨人的复兴道路,讴歌“新人”等是他的剧作常常出现的主题。他的第一个剧本《卡雷城的市民》(1914)便写了一个“新人”为解救被英军围困的卡雷城而献身的故事,反帝、反战,讴歌人复兴的思想极为明显。他的代表作《从清晨到午夜》*(1916)也是讴歌“新人”的作品。

凯塞尔的作品具有非常明显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由于他强调主观思想的绝对性,因而便产生了描绘客观事物的随意性。历史剧《卡雷城的市民》描写的是1347年英军围困法国卡雷城的故事。历史事实是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城里派6名光头赤足,身穿认罪服,颈上系绞绳的代表出城受降,全城人才能幸免于难。凯塞尔将6人改为7人,而第7个人就是他所讴歌的“新人”;全城也是由于英女王生一王子才得以赦免于难的。这两处改动严重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形象的抽象化、符号化是其剧作的又一特征。他的剧本场景常出现各种各样立方体、抽象面、阶梯、机器部件等,这些场景实际是某种思想的代号。他的剧本有很多人物无姓无名,全用职业代替,如“出纳员”、“阔太太”、“银行经理”等。剧中行文也多有电报式的短句。表现形式也多采用电影的声光效果等。

他早期作品大多是表现主义的。20年代以后则转向现实主义的社会批评。晚期作品带有明显的悲观厌世情绪。除上述作品,凯塞尔还有剧本《煤气三部曲》:《珊瑚》(1917),《煤气Ⅰ》(1918)、《煤气Ⅱ》(1920),《并存》(1923)、《谣传》(1924)、《士兵塔纳卡》(1940)、《八音盒》(1943),短篇小说《一个学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