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谋
【作家简介】德钦哥都迈(1875—1964),现代缅甸著名爱国诗人,独立运动的杰出战士。原名吴龙。下缅甸卑县瑞当镇瓦垒村人。幼时在寺中读书,19岁时因父亲去世母亲无人赡养而辍学。初在仰光当排字工人,任校对,开始了写作,后又任《太阳报》社编辑。先后以“瑞当塞耶龙”、“貌达玛迪”和“密斯脱貌迈”为笔名写作。1920年仰光大学罢课,民众为了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奴化教育发动国民教育运动,他辞退了编辑职务,出任仰光巴罕国民学院缅文与缅甸历史教授。1923年国民学院停办后,又任《达贡》杂志编辑。1934年参加我缅人协会(即:德钦党)任名誉主席,改名德钦哥都迈,继续投身于争取独立、反英抗日的斗争。1948年缅甸独立后,他因年事已高,写作显著减少,但参加政治活动的热情却从未减弱,积极从事和平运动。1950年获缅甸政府所授“文学艺术卓越者”荣誉称号。1950至1951年间世界和平大会(缅甸)成立以后,被选为主席。1952年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并访问了东欧一些国家。1955年获苏联斯大林和平奖金。1960年又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柏林汉堡大学名誉博士称号。诗人还曾任缅甸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缅甸国内和平委员会主席等职。
德钦哥都迈生活的年代正是缅甸从独立自主的王国沦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尔后,缅甸人民经过了不屈不挠的流血斗争,又重新获得了独立的年代。这是一个苦难重重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时代。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诗人进行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他写过80余部剧本、一部小说和成百首的诗歌。他还写过十余部诗歌与散文间杂的文章集。德钦哥都迈为这类文集取名为“注”或“注详释”,在缅甸文坛颇负盛名。他的创作生活,从一开始就同政治难以分开,他的四折长诗使缅甸文学史中的诗歌部分焕然一新。有的作家认为他的四折长诗是“缅甸独立斗争的月志”,一改缅甸旧诗歌只局限于写佛经故事、宫廷轶事和爱情生活的局面。
他的代表作有《洋大人注》(1914),讽刺和揭露英国官僚统治激发人民爱国热忱的《孔雀注》(1919),描写缅甸王朝时期京都曼德勒风土人情的三卷本小说《嘱咐》(1916、1919、1921),谴责英殖民者破坏缅甸民族独立运动的《猴子注》(1922)、《猴子注详释》(1924),讽刺卑鄙无耻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客们的《狗注》(1924),歌颂罢课斗争的《罢课注》(1927),描写塞耶山农民起义的《咖咙注》(1931),号召缅甸民族起来斗争的《德钦注》(1934),《烈士陵园》诗(1948)等。
【内容提要】《洋大人注》是一部诗文间杂的文集,出版于1914年,共收入作者1913年2月12日至1914年3月24日期间在《太阳报》上发表过的29篇文章。当时缅甸民族运动正处于低潮,西方文明的渗入,严重地影响了缅甸民族的觉醒。知识界和官吏因受殖民文化的奴役影响,不少人患有“恐英崇英症”,甚至连缅甸人名字前传统性称呼的“吴”、“哥”、“貌”等也不愿要了,而冠以密斯脱”相称。诗人为此感到无比忧虑。他为了嘲弄这些人,唤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选择了当时为广大群众熟悉的《卖玫瑰茄菜的貌迈》小说中的主角诡计多端的骗子——貌迈这个名字,前面冠以“密斯脱”三字。用“密斯脱貌迈”笔名发表了这部文集《洋大人注》,无情地嘲讽假洋鬼子;着力讴歌缅甸历史上颇有建树的人;同时描述缅甸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以激励民族精神,唤起人们对自己祖国文化的缅怀。“注”这种形式原用于解释佛经,德钦哥都迈却独创性地用这一形式议论政治事件,抒发民族与爱国情感。文中采用了当时剧作中常用的手法道白演唱交替,诗文相间的办法和完全口语化的通俗语言,这使得政治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更大的魅力,读时就像与文中人物当面攀谈一样亲切感人。
【作品鉴赏】《洋大人注》中所选1913至1914年间德钦哥都迈所写29篇文章,可以说是他文学生涯中的基石,也是他独创的“注”文体作品的第一粒种子。他在这些文章中写了古代缅甸发生的历史事件、古代缅甸文学、当代政治、民族以及宗教等问题。他写“注”这类作品受到当时流行的剧本手法的影响。有时用木偶戏演员的语言,有时又用四折长诗来写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德钦哥都迈观察周围环境,看到了自己的祖国被人奴役,而且又从被奴役的事实看到了使自己感到欣喜、兴奋、气愤、灰心、失望的种种事实。他不再愿用自己的笔去写那些一般的剧作了。他想表达自己的怜悯、气恼的心情,申明自己的失望,表达自己的惋惜,他在为自己这种急迫的情感找出路,正巧当时的“太阳报”为他提供了机会。他采用为时代所接受、人们所喜爱的白话与诗歌相间的写作方法,使读者更易接受,口耳相传,传至全缅各地。
当缅甸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曼德勒王朝覆灭之后,缅甸人曾尽力反抗入侵的英国殖民者,但是从1885至1895年十年过去了,缅甸人经不住英殖民统治者的镇压,放下了武器屈服了。随之精神上也受到摧残,反而向外国习俗方面倾斜。缅文退居人下,而英文却占了上风。缅甸人常使的细篾席落价,而洋人习用的凳子却飞涨了。缅甸人过去常穿的体面的长筒裙、绒面拖鞋没人看得起了,而洋人所用的西装裤、皮鞋却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些都证明了缅甸人的力量不如当年了,精神上不行了,民族文化也败落了。作者从上缅甸来到下缅甸看到缅甸民族文化受到损害,看不下去,很自然会使得他怀念过去的文化传统。但是当他在一大堆坏的东西中看到了露出头来的缅甸传统文化时,真像是东西失而复得那样地高兴。令作者兴奋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吴梅昂大律师,一个是莱底大法师。
英国政府考核官员小组来到缅甸。吴梅昂作为一个地道的缅甸人穿着气派十足的长筒裙来见该小组并回答问题。当时是胜利了的英国主人穿裤子,而战败了的缅甸人着筒裙。做为缅甸当代一位知识分子穿着长筒裙去参加英国主子的集会,吴龙认为这意味着缅甸人开始向外国统治者们挑战了。于是德钦哥都迈就在太阳报上写了一篇文章,树起了他那民族自豪感的大旗。他在文章中对吴梅昂参加官员集会这样写道:
“英国政府在仰光市勃固县专员署邀请缅甸官员们、大法官们、寺庙佛塔的施主们等士绅聚会。作为生于缅甸的缅甸人、获文学硕士衔的大律师吴梅昂,像古代缅甸王朝极盛时代,在宫中、官府、衙门、枢密院的典仪中,伏陛任职的官员那样,戴着白色包头巾,穿着紧袖上衣、长筒裙出现在那录用宣誓官员的集会上。看来缅甸人现代的威力并不像以前我们想像的那样低下。”
“他是个管他什么裤子、礼帽,一个真正的人、不简单的人、了不起的人、非同寻常的人,我为他写下一首小小的赞歌——连韵诗。”
接着作者写诗一首如下:
缅甸人垂头沮丧,
无依无靠无限迷惘。
传统失去心中快快。
在录用宣誓官员的集会上啊,
看个个人物,
都穿戴得像洋人一样。
宫廷中的礼仪,
真叫人怀念遐想。
看他以曼德勒时代的装束参加,
气宇轩昂。
白色的包头巾,
窄袖的长上衣,
一位官员吴梅昂。
崇高的信念,
缅甸人的希望。
前世修得的福相。
颂扬赞誉,
祈祷祝福情谊深长。
1913年曼德勒以莱底大法师为首成功地组成了赴国外传教协会。作者又感到兴奋写了一篇文章。他在文中谈了自己兴奋心情之后,写了一首《向外国传教》四折长诗。在第二首《传教》四折长诗中又用蒲甘王朝的阿罗汉长老来比喻莱底大法师。
再有作者在《洋大人注》文集中,为了使缅甸人民尊重自己古代历史,在讲述了一段阿瓦历史后,写了一首《阿瓦颂》四折长诗,把古代缅甸独立自由的阿瓦城的往事,写得令人十分怀恋。
作者并不愿意听到缅甸农民失去土地的消息,但这却是事实。这就使得在作者原有的怜悯之上又增加了一层新的怜悯。这时作者联想到自己年青时所知道的阿垅农村的一件往事,就又写了一首《上缅甸的婚礼》四折长诗讲述上缅甸一位农民失去上地的情况。
《上缅甸的婚礼》讲的是一位阿垅人向卡婶借了100元钱到下缅甸经商,但是不如意,并未赚到钱。时间一久,卡婶常去阿垅人妻子处讨债。因为一再拖欠不还,就向村长告状,村长下令叫他家还钱。妻子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了阿垅人。在诗的开头,通过阿垅人自己的口,自豪地回忆起自己成婚时的情景。诗中写道:
咱们上缅甸的婚礼风味别有一番,
真的是传统没有变。
还像以前那样奶奶送我一座仓。
咱家可不一般。
咱爹咱爷是什么样的人物你可打听打听看。
为了孙子成婚,
咱爷送了一对牛真好看。
咱爹和咱妈,
也都说不用节省,花就花些钱。
不妨有便人去问,
在阿垅一带也算得上名气不凡。
蒙育约、吉蒙和羌乌一带,
包括阿垅各村上,
种玉米的不少,
那些亲朋好友。
为请他们咱爹专程去了一趟,
请到咱家参加婚礼住上一晚。
除了铺盖的两床线毯,
麻纱头巾、披肩、蚊帐各一件。
还有维持生计的宝地一块,
四分之一缅升的玉米种可以下田。
用一对牛耕种,
二十箩稻谷能产。
为让我不离开这祖辈的土地,
给了我这婚礼一件件。
……
想到今天的处境,阿垅人又非常苦恼一愁莫展。接着作者又用了另一首讲阿垅人无奈嘱咐妻子把所有土地统统交给债主抵债。通过前后的对比,表达了那位农民失掉土地的深重的痛苦心情。
总之,在这部文集中作者为唤醒当时人们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令人振奋地描述了敢于以纯缅甸式的传统装束与那些洋排场抗衡的吴梅昂;也使世人了解到缅甸非常精明的莱底大法师如何弘扬缅甸传统文化大力传播佛教;还描绘了王朝极盛时代撑着金伞的古代缅甸人的生活。作者也看到了当时农民群众面临的苦难,用自己的笔把这样灾难写得真实生动,使读者的同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通过对比使人们更加奋进,要求改变这种被奴役的现状。可见,作者并非只着眼于写自己感到愉快的历史和事件,也能够考虑到眼前的困境,并以此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殖民统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