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歌》鉴赏

作者: 樊洛平

冰心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的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怅惘迷茫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了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的新一代。

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沉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的歌”献给生活在青年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七日

《绿的歌》是一首满蕴着温柔与沉思的心之曲,也是一首意气激昂、催人向上的青春之歌。八十多岁的老作家写出这般灵性、这般生气的散文诗篇章,本身就是一支绿色的生命之歌。

沿着歌声一路走过去,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色彩艺术的出色运用,不仅使作品文彩斐然,而且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蓝色,是冰心涂画的第一抹色彩,它来自大海的赐予,构成了作家的童年梦幻与赤子情怀。冰心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大海陶冶了她的思想情绪,孕育了她的艺术灵性,也给予她博爱的胸襟。这样,大海就成为冰心向往的生活背景,成为她所喜爱的作品背景,冰心也由此与蓝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蓝色的世界里,她带着温柔与微笑,吟咏着母爱的神圣与童心的纯真,体味着大海的阔大、深远和庄严,追求一种弥漫着爱的清纯境界。这些特点构成了冰心早期创作的风格。当冰心告别蔚蓝的大海,走出童年,城市的杂色曾使她一度产生“青年的危机”。既执着于母爱与童心的追求,又意识到这一切无法兼济天下的矛盾,导致冰心的创作在“满蕴着温柔”的同时,也“微带着忧愁”。受过新文化浪潮激荡的冰心,“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想在沉思中振奋精神。她去寻西山的红叶,却又慨叹“眼前这一闪光艳”,很快会被朔风吹落,这种描写真实地表现了冰心当时既向往进步又矛盾惶惑的心路历程。多少年后,当冰心沿着“向前看”的思路走出这怅惘迷茫,那曾经叹息过的满地落红早已化作春泥,其飘落的生命成就了大地的事业,孕育出满眼新绿,无限生机。随着作品思路的跳跃,引发了冰心对故乡之行的回忆。那是1955年的冬天,从北京的冰天雪地到福州的葱茏田园,绿色的南方深深地嵌入冰心的脑海,以至于她几十年后还陶醉于那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行文至此,冰心弹奏出绿色的主旋律,集中抒发了自己对绿色的理解,并在哲理意义上概括升华,使之焕发出思想光彩。如果说,“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那么,《绿的歌》就带着冰心沉淀人生后的深沉、悟彻生命后的清澈、体味青春后的激越,而成为老作家献给青年们的青春之歌。纵览全篇,从蓝色的偏爱到红色的向往,再至绿色的陶醉,作者并非一味徜徉在海边、山中、绿林,恣意挥洒自然风光,而是以强烈的主观色彩,借景抒情,表现人生。那些变化的色调,既是冰心不同生命阶段中心路历程的标志,又是作家审美意趣和人生境界的写照,它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则是冰心对爱的怀恋、思的振奋和生的悟彻。

精巧的结构安排,曲折有致的文笔,为这篇散文诗平添了艺术的魅力。本文意在写绿色,却先宕开一笔,表现对蓝色的迷恋和对红色的向往。然后思路一跃,推出铺天盖地的绿色,造成奇峰突起、境界人云的效果。自然色彩的变幻,带来文章的摇曳多姿;作家情感的发展,使得文势跌宕起伏;抑扬曲直的描写,造成了结构的错综之美;而卒章显志的手法,又点化了主题,升华了意境。尤其令人钦佩的是,作家虽入暮年,思想追求不懈,艺术灵气不减,在保持以往创作基调的同时,又发展了自己的风格,使那“满蕴着温柔”的篇章,也呈现出激越的情怀、生命的力量和时代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