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俊山
莫洛
一颗珍珠!
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如何的一种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唾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一颗珠珍?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有着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而美丽的光,闪扑素而真实的光。
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造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要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采珠的人将珠采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的。
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永恒的光泽。
……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人生,有时会遭遇不期然而至的苦难。在苦难中,人们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因苦难而沉沦自弃,有的人则坚韧地与苦难斗争,在斗争中完善了人生。散文诗《珍珠与蚌》揭示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真谛:
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永恒的光泽。
诗篇通过珍珠的形成过程,形象地表达了这个人生哲理。
珍珠,原本是一粒砂。可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给蚌带来了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唾沫洗它,浸它,润滑它。”经过漫长的时间,“一颗珍珠完成了”。诗人以工细的笔触描述的,就是蚌与砂肉搏的经过。其中,突现了蚌所遭受的磨难,同时也反衬出蚌在痛苦磨难中的坚韧不拔品格。正因为蚌有这种可贵品格,它才最终完成了一项令人赞叹的业绩:你看,那颗珍珠多么美丽动人:
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诗人在描述这个动人故事的时候,还辅之以画龙点睛的议论,阐释故事的哲理底蕴,诱寻读者去积极思索,从而使诗篇题旨更强烈地激起人们心灵的共鸣。特别是篇中那两个设问,先发制人,释人疑惑,在反正互补中揭示坚持“斗争”的重要性:那“世间罕异的珍珠”正是蚌以“坚执的生命”在痛苦中“斗争”,才能最终完成的啊!因此,当诗篇终于落脚到我们前引的那个生活真谛上的时候,就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也富有说服力了。这样,篇终诗人提醒人们应当由“珍珠和蚌”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那就会把读者的思索引向更深广的社会人生,从而悟出在生活中对待种种苦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总之,这篇散文诗以它寓言式的哲理内涵发人深省,也以它细致人微的形象描绘和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令人心折诚服,是一篇思想和艺术臻于完美统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