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的飞鸟》鉴赏

作者: 张俊山

沐鸿

无边的海浪奔腾着;一只飞鸟逐流去了。它颠扑在奔涛之中,找寻永久的归宿。

海浪腾跃着鸟的翅膀,有时打翻鸟在浪底。但鸟终于翻滚,翻滚,翻滚地挣扎起来,浮在水面;看见天日的光。它以困苦为趣味,它以颠扑当作安睡。于是它一直逐流去了。

永久永久地它不曾发见它的归宿之所。它所时刻碰到的是:硬利的暗礁,与黑色的海中的植物。它曾经走过了冰山之谷与恶木之林:阴风与惨雾幕满海的全身,风的浪刮起海的号咷的歌曲;宇宙是在永久的夜里推行。它懊丧著,失望著,但它仍然勇敢地逐流飞向前去!

但它终于疲倦了!无力再奔腾去。奔涛将要吞没它,沉入无底的海底。海狗们都伺待着它的沉沦,将取去它的纯美的肉体,开张盛宴,它疲倦而且怯惧,没有一点泪漂泊在海面而起了回旋的美的悲哀,引起它的归乡的思念。

它直待哭得泪和海都涸竭了,于是它得到了归宿的发见。

它飞上空的海岸,新鲜的海的空巢——海涸了!——指示出一切的回忆。它回盼着自己是伶仃的,消瘦的一只鸟儿;庞大的,雄伟的躯体的踪影,消失的不见了。

它再不怀疑地抱著它所新得到的珍异的赠物——新奇的悲哀——归向故乡去!归来永久的归宿之地!

犹如高尔基著名的《海燕之歌》,沐鸿《流放的飞鸟》也是一首以象征手法完成的诗。虽然后者的主题未能达到《海燕之歌》革命浪漫主义的高度,但它却也塑造了一个在险恶现实环境里百折不挠、勇敢追求的不屈灵魂。可以想见,诗人在人生的苦海里已经饱经磨难和挫折,可是他没有因此而自甘沉沦,而仍然迎着历史的奔涛巨浪“勇敢地逐流飞向前去”;即使在他“终于疲倦”的时候,还是在“怯惧”和“悲哀”中“飞上空的海岸”,回归故乡,找到了“永久的归宿之地”。结局也许仍是失败,但他切切实实奋斗过了,因此那“新奇的悲哀”并非是完全消极的自暴自弃——毋宁说那是失败的奋斗者差堪自慰的美好回忆。

象征的意象予人的启示是明确而富蕴的。无论是那“流放的飞鸟”或者那奔腾的海浪、硬利的暗礁、黑色海中的植物、冰的恶水、阴风惨雾,以及贪焚而卑劣的海狗,等等,都能自然地唤起人们对险恶社会的种种联想。因此,诗篇的意境带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和暗示性,它的思想内涵也就不难把握了。

诗篇情思的推进是快节奏的。开篇即铺张出海浪奔腾的宏阔图景,那在海浪中颠扑寻觅的飞鸟就着上了英雄主义的色彩。而后写飞鸟与海浪的搏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更显示出悲壮的氛围。几经浮沉之后,飞鸟虽然面临绝境,而且“它疲倦而且怯惧”,似乎要沉沦了,可是它终于“得到了归宿的发见”,情境为之陡转。“海涸了”当不是无足轻重的一笔,它也许正是暗示黑暗现实的结束。因此,虽然飞鸟最后发现自己是“伶仃的,消瘦的”,“庞大的,雄伟的躯体的踪影,消失的不见了”,但是它已经“不怀疑”自己“新得到的珍异的赠物”。整个情思的推进由急而缓、由险而安,跌岩起伏,扣人心弦,这就是诗篇魅力所在。与诗篇跳跃的情思相谐不悖的是那短促的节段,和气韵充盈的语句,犹如翻腾的浪涛,犹如雷电的闪击,瞬息变幻,激越奔突,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其艺术形式与诗情也是统一的,确是一首相当完美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