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

【3950】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

(夏莹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第1版,12万字,45元)

△共17章:①“古罗马城”中诞生的“德国人”;②马克思为什么独爱伊壁鸠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一);③一个唯物主义者是怎样炼成的?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二);④如果这部手稿没丢,究竟会说些什么?⑤记者马克思的第一个哲学发现:拜物教;⑥听马克思给我们聊聊“什么是哲学?”;⑦无神论,怎么突然变得那么流行了?⑧马克思论“国王的两个身体”;⑨“小”市民的“大”胜利;⑩不谈“自由”,谈“解放”;⑪穿越时空,成为革命者;⑫无产阶级“横空出世”;⑬迟来的传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⑭谁在抽象思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⑮劳动,为什么不能致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四)》;⑰共产主义,究竟长什么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五)》。引子:多余的话总要说在前面;后记:为什么马克思是有趣的?

○纪念是为了不被忘却。

○看过《权力的游戏》的观众,一定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生活在分封领土中的人都与领主有人身依附关系。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了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这种感觉一定超级爽。

○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科书中,异化劳动一般有四个规定:①工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工人与劳动过程相异化;③工人与类本质相异化;④最终工人与资本家形成了对立性关系,导致人与人的异化。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告诉我们,共产主义或许没有清晰的面孔,但它却如同一个灯塔,让行驶在黑暗的大海中的小船有了航行的指引和方向。

○马克思的多副面孔,原本拥有着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但当他成为一种被人们学习、理解抑或研究的对象的时候,这张面孔难免变得严肃起来。当然,严肃对一种伟大的思想而言总应是其题中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