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6】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杨国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8.4万字,2009年8月第1版,29元)
10章:为学、为道与为人;心体与性体;心物之辩;良知与德性;人我之间:成己与无我;本体与工夫;知行合一;言说与存在;心学的内在张力;心学的分化与演变。
通过心体的重建,王阳明由性体走向了心体,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以心体(良知)为基石,王阳明在心物关系上指向意义世界的建构,在伦常之域中要求化理念伦理为德性伦理,在本体与工夫之辩中坚持二者的统一,在人格之境上强调从“说”走向“在”。这本书从理论层面对心学内在的哲学意蕴作了深入分析,具体阐释了心学中心体与性体、本体与工夫、言说与存在、德性与规范、存在与境界以及心物之辩与无人之际等重要理论问题,并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意义。
王华,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其讲学谨守圣门,为人坦诚醇厚,事母至孝。父亲的这种品格和气质,对王阳明早期精神的发展,不能不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龙场悟道。
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格之重性。他以成圣为理想之境,但又时时展示出狂者胸次;后者既表现为政治上对权贵的蔑视,又体现为学术上对权威(正统理学)的挑战。
孟子认为,凡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王阳明的内外两忘、物我无间之境,颇近于所谓天地境界。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人即居住于这个家”。
哲学总是要追问终极的存在,这种追问往往引向对统一性原理和发展原理(所谓道)的探求,引向智慧之境。
如何平治天下、安顿社会与如何成就自我,是理学的重要关注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