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历史散文

【3096】余秋雨的历史散文

(余秋雨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2.3万字,2008年4月第1版,26.8元)

△共15篇:一个王朝的背景:流放者的土地;脆弱的都城;苏东坡突围;青云谱随想;千年庭院;遥远的绝响;风雨天一阁;乡关何处;抱愧山西;笔墨祭;天涯故事;历史的暗角;举例李清照;十万进士。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从中能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质: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

○小人行为特征:见不得美好、见不得权力、不怕麻烦、办事效率高、不会放过被伤害者、需要博取同情、用谣言制造气氛、最终控制不了局势。

○冯道之“事当务实”。

○不管何种政权只要尚未邪恶到无所顾忌,就必须考虑到官吏们的社会公众形象,不仅要使被管理的百姓大致服气,而且还要让其他官吏乃至政敌也没有太多的话可说,那就需要为官吏们寻找或创造一种资格。

○科举制度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伺机心理、骑墙态势、矫情倾向。

○天一阁,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义,想借水防火。

○自身名誉的基点是生命质量的自然外伦。这是追求不到、争取不来、包装不出的,同时也是掩盖不住谦虚不掉、毁损不了的。十七世纪英国政治家哈利法克斯说:“从被追求的那一刻开始,名誉就是一种罪恶。只有在那些人们能自然拥有而不必强求的地方,它才成为一种美德。

(2017年5月30日晚11:50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