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一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高楼紧连着皇家的花园,丈夫手持长戟侍卫皇宫里面。
虽然知道你真心朗朗无遮掩,侍奉丈夫发誓要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结婚之前。
二
张籍(约766—约830),字文昌,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五十岁时,任水部员外郎,后经挚友韩愈竭力举荐,得任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
张籍以乐于提拔后进而知名。唐代科举制度与后世的最大不同,是考卷不需弥封、誊录,应考者还可以在考试前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呈献给主考官,以加深阅卷官员的印象。朱庆余应试前作《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用比兴手法,以新嫁娘自喻,以公婆比主考官张籍,探询考官态度。张籍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在政治上,张籍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割裂。此诗有的版本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平卢淄青(今河北、山东部分)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是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势力的代表人物,父、兄、弟三人踞有平卢淄青一带前后四十年,经常与朝廷对着干。张籍用古诗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的比兴手法,一波三折、委婉含蓄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
三
这首诗写节妇的历练,不是一个人一生的历练,而是自《诗经》以来无数人综合起来的历练。
《诗经·邶风·柏舟》写忠贞的女子情不可移:“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汉乐府·上邪》写女子以天地为誓:“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陌上桑》写美女罗敷拒绝使君态度决绝,不使其留幻想:“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汉乐府·羽林郎》里纨绔子弟冯子都,来调戏酒家女胡姬。胡姬宁可撕裂红罗,也不愿轻贱身躯:“就我求清酒……徒区区。”
《古诗十九首》表现人生歧路上的徘徊,人必须耐得住寂寞:“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南北朝乐府《孔雀东南飞》为了钟情一个人,不惜“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
唐敦煌卷子里有《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盛唐李白写“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思妇表现出忠贞不移的高尚情操,“春风我也不认识你,你凭什么进入我的窗帷罗帐里来?”
鸳鸯是贾府中最有地位的丫鬟,聪明伶俐,长得也很漂亮,被老色鬼贾赦“冷眼选了半年”选中了,想把她“收在屋里”做小老婆。但是鸳鸯不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不为主子的淫威所屈从,毅然剪发以死抗争,当众对贾母说:“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我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张籍是传统官场中的人物,有传统文人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李师道赏识张籍,这应该感谢;可是张籍忠于朝廷,这种决心也是不会改变的。李师道与朝廷还没有公开决裂,只是露出迹象,自己也不能过分决绝,所以婉转其辞,表现得既有感情,又很决绝。
唐之后特别是宋明理学盛行之后,许多人责难“节妇”不该接受明珠,接受这份赏识珍惜这份情谊,而又终究归还这份情谊,“节妇”实在不“节”。
这些指责,是从礼教观念出发,不是从感情出发。正如清人徐增所说:“君子之道,贵在守己,不恶人妄为。若在今人,则怒形于色,掷珠痛骂矣。”
在张籍这里,这种拒绝写得委婉曲折,是盛唐开放的时代精神和风气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