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一人

曾见一人

春日午后,和几位友人同游杨子山。杨子山原名崎髻山,因状如一个发髻而得名。海拔426米,是戴云山山脉的余脉。这座山,是我生命里认识的第一座山。故而对它格外青睐,并珍重。

这座山,虽不高,内涵却极其丰富。传说樵夫杨肃在此读书,后来成为名医,为皇太后治愈痼疾。因而,唐·昭宗封崎髻山为杨子山,敕封杨子山的杨肃读书处为杨林书院,这是史料记载中泉州最早的书院。

据《闽书》等史料记载,当时在杨子山授课、读书的,还有宋举人林文彬、明钦赐进士黄钺及郑普、李文缵、吴复清、许拱等人。唐杨肃、宋吕大奎、泊有明诸先辈俱读书与此。相传,从这书院走出了40余位进士。生养我的小乡村里就有“兄弟同榜”的真实故事,并建有祠堂以示纪念。村口至今还有保存完整的进士墓。

杨子山可谓一座较有文化底蕴的山。这座童年里的山,这座我们曾经无数次郊游时抵达的山,原来不似它所呈现的这般淡然无奇,而恰似一位深藏不露的隐者。

在山中行走,阳光粲然,寂静的山谷里传来有泉水叮咚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婉转的鸟鸣,花开的馥郁,松涛里,恍然如梦。弘一法师所题写的晚晴山房的字,瘦削严谨,骨力秀挺,“如幻如梦离分别,无垢无碍同灵空”,多少年过去,隐约可寻。

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花木的气息弥漫开来,春天的阳光轻易将我们掳获。我们去寻杨林书院的遗址,只见得几处断壁残垣,周遭已被古榕、杂草盘踞。而“读书处”却是怎么也没找到。在山中巧遇一位老乡,他是山里的常客,这山里的每一块石刻、石碑,每一处风景他都了然于心,都曾探访过。然后他自告奋勇地带我们去寻找读书处,却怎么也寻不着了。“这是件很玄的事,有时你并无心去找,却遇见了。而现在有意去遇见,却怎么也寻不着。”仅此一言,我以为他也是隐者之一,隐于山水之间,隐于尘世凡间。隐者的内心必然孤独而丰富。

不过,就是寻着了,也未必能走到近处。因为小道崎岖难行,水边的石上长满青苔,有几回他都险些滑倒。记忆中读书处就在泉水边,一个僻静的地方。古人能觅得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耳边有风声、泉声,间或一两只鸟的鸣叫,微风带来草木的清香,山脚下麦浪起伏。一站起身,就能望见大海。更为单调的读书生活增添了几分趣味。

我们寻到了“小憩”“山门”“通幽”“曾见一人”等石刻。“曾见一人”的石刻就在茂盛的榕树下,两株古榕树夹缝而生,盘枝错结,有上百年或更久的时间了。多少次,我们在这树下谈地说地,光阴一下子将你带回遥远的过去。但之前,都没有发现在树的背后有这样的石刻。曾见一人?那么是谁,是樵夫杨肃,是书生黄钺?是弘一法师?还是哲人朱熹?也可能是那须发飘拂的仙人,山脚下慈眉善目的老尼?

一切都有可能。因果轮回中,那故去的人,那未来的人,都可能在此相逢,灵魂轻轻契合,算是一见之缘。春日迟迟,也算与山逢上。

都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仁者与智者,都在这山山水水中留下脚步,留了密码般的痕迹。像我们这样行色匆忙的过客,它是绝不轻易展露的。寻不到,也许是另一种召唤,像一个无声的邀约,等待我们再次归来。直到我们真正走进了山,领悟了山,它才会徐徐拉开它那神秘、蛊惑人心的面纱。恍惚间,古人读书诵经的声音,穿越了历史的尘烟传到了耳际,和着那汩汩的清泉,和着大慈林的晨鼓暮钟,天籁般婉转动听。

静下来,轻轻问自己:你寻的是什么?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智者,还是和你一样渴望荡涤心灵尘土的俗世凡子?你寻的是什么?是一林风月涛声,还是那一掬石上清泉,一捧明月光?

也许你寻找的,不过是岁月里慢慢走失,被流年湮没的你自己罢了。

2012.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