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命数
后妃命数
【原文】
《左传》所载郑文公之子十余人,其母皆贵胄[1],而子多不得其死,惟贱妾燕姞生穆公[2],独继父有国,子孙蕃衍盛大,与郑存亡。薄姬入汉王宫,岁余不得幸,其所善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为言其故,王即召幸之,岁中生文帝,自有子后希见。及吕后幽诸幸姬不得出宫,而薄氏以希[2]见故,得从子之代,为代太后。终之承汉大业者,文帝也。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避不愿进,而饬侍者唐儿使夜往,上醉不知而幸之,遂有身,生长沙王发。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汉之宗室十有余万人,而中兴炎祚[3],成四百年之基者,发之五世孙光武也。元帝为太子,所爱司马良娣[4]死,怒诸娣妄,莫得进见。宣帝令皇后择后宫家人子五人,虞侍[5]太子。后令旁长御问所欲,太子殊无意于五人者,不得已于皇后,强应曰:“此中一人可。”乃王政君也。一幸有身,生成帝,自有子后,希复进见。然历汉四世,为天下母六十余载。观此四后妃者,可谓承恩有限,而光华启佑,与同辈辽绝,政君遂为先汉之祸。天之所命,其亦各有数乎?徽宗皇帝有子三十人,唯高宗皇帝再复大业。显仁皇后在宫掖时,亦不肯与同列争进,甚类薄太后云。
【注释】
[1]贵胄:贵族的后代,王公贵族。[2]希:假借为“稀”。稀少;罕见。[3]炎祚:三国蜀刘备自称得汉之正统,故亦指蜀汉。[4]司马良娣:良娣是皇太子妾称号,太子妾中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司马良娣是刘奭还是太子时最宠爱的一位妃嫔。公元前54年,刘奭还没登上皇位的时候,司马良娣就病死了。[5]虞侍:谓伴侍而使愉悦。虞,通“娱”。
【译文】
据《左传》记载,郑文公有十多个儿子,他们的母亲都出身于名门望族,但这些儿子大多数遭遇横祸而亡,只有出身地位微贱的燕妾所生养的穆公,继承了皇位做了郑国国君,子孙繁盛,与郑国共存亡。薄姬进入汉王刘邦的王宫,一年多时间刘邦都没有宠幸过她。管夫人、赵子儿与她的关系甚好,并且先得到了汉王刘邦的宠爱,于是她们二人就在刘邦面前替薄姬美言,刘邦这才召幸了她,还不到一年她便给刘邦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桓,自从有了儿子刘恒,薄姬就很少与刘邦见面了。吕后幽禁刘邦的宠妃并禁止她们出宫,由于过去薄姬很少陪伴刘邦,因而得以跟随儿子来到代国,做了代国的太后。最后继承汉朝大业的是汉文帝刘恒。汉景帝想召幸程姬,程姬不太方便,所以不愿进宫,就派她的侍女唐儿夜里去陪汉景帝,汉景帝喝醉了酒,不知道真相,便宠幸了唐儿,于是唐儿怀了汉景帝的孩子,生下了长沙王刘发。因为母亲出身卑微也不被宠爱,所以长沙王刘发就被派到了潮湿贫穷的地方当了王。汉朝的宗室有十多万人,而中兴汉朝,并使汉朝大业延续到四百年的人,却是长沙王刘发的第五代子孙光武帝刘秀。汉元帝当太子时,最喜欢的司马良娣死了,就迁怒于其他妃子,谁也不召见。汉宣帝让皇后从后宫中选择了五个佳人,侍候太子。皇后派她身边的人去问太子的想法,太子本来对这五个佳人没有一个中意的,但不得不服从皇后,勉强回答说:“这五个人中有一个还可以。”这就是王政君。王政君得到太子一次宠幸便有了身孕,生下了汉成帝刘骜。自从她生了儿子后,就再也没有得到元帝的宠幸。王政君经历四代汉室,母仪天下六十多年。看到上述四个后妃的经历,可以说她们得到的宠幸都很有限,但享受的荣华富贵,却是其他后妃所不能比的,最后王政君成为西汉的祸害。上天安排的命运,都有其定数吧!徽宗皇帝有三十个孩子,只有高宗皇帝再次复兴了大宋朝。显仁皇后在后宫时,也不愿与其他妃子争宠,很像西汉的薄太后。
【评析】
本文通过讲述了四例后宫妃嫔承受帝王恩宠与命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后妃“承恩有限”,“天之所命,其亦各有数”的结论。洪迈认为,后妃承蒙厚恩与命数有关,就像文中所说,郑文公妃嫔大多出自于贵族,然而他们的儿子却没有继承她们曾有的恩德,大多都遭受厄运,而燕妾虽出身卑微,没有受过过多恩宠,但其子秦穆公却继承了皇位,子孙繁衍盛大;薄姬虽很少陪伴刘邦,但躲过了吕后的幽禁宠妃之难,与其儿子来到代国,最终她的儿子继承了汉朝大业。还讲到侍女唐儿的子孙刘秀却成为了光武帝;王政君母仪天下六十年。这四位嫔妃均没有得到帝王的恩宠,但其后代却得到了厚待。本文从正反两发面论述了后妃承恩与命数之间的关系,论述详尽有力,使文章更有说服力。